如果说,我们需要向“焚书坑儒”的秦始皇,“抛弃糟糠之妻”的陈世美等人道歉的话,那么还有一个人也需要一声道歉。《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人皆知他懦弱、古板,不识妖怪还赶走徒弟,这样的唐僧难免让人吐槽。
我们印象中的唐僧就是个死脑筋,自己没本事还总是误会猴哥,一点都没有得道高僧的样子,实在不招人待见。在吴老的原著中,唐僧更是胆小怕事动不动就哭,虽然这些都是艺术形象,并不代表真实人物,可我们还是将假唐僧与真唐僧绑定在了一起。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优秀的古典浪漫主义神魔小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而我们津津乐道的更多是孙悟空、猪八戒,对唐僧印象并不深刻,唐僧的原型更是鲜有人知,即便有所了解,也仅止于知道玄奘是一位唐朝的高僧。
然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考古活动中,却找到了孙悟空存在的证据,这是怎么回事呢?很多人在看到这幅画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西游记中的师徒几人,但西游记的故事是在明朝时期吴承恩写的小说,而这里的壁画年代,最晚也是北宋年间,因此不可能是有人在看了小说之后,在这里雕刻出的作品。
86版的《西游记》,是多少人心目中的经典作品,那些鲜活的形象至今都在大家心里挥之不去。最近唐僧的扮演者徐少华就出现在了公众视野里,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近日有网友拍到了63岁徐少华在机场现身,他的出现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拍照,徐少华穿着一件浅蓝色长袖衬衫,配一条深色的长裤。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也叫“唐僧西天取经”。唐僧,历史上确有其人,即唐朝僧人,大唐僧人的意思。提一句啊,另外的3位佛经翻译大家分别是:公元三四百年时期的东晋十六国的后秦高僧鸠摩罗什、以及公元四五百年时期的印度僧人真谛法师,和公元700多年时期的西域狮子国即今天的斯里兰卡高僧不空三藏法师,再加上大唐初年的玄奘法师,这是中国的佛经四大翻译大家。
文|景岚编辑|黄毅来了“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姿容绝美,温柔多情的女王对唐僧表达爱慕时,唐僧虽然紧张害羞,却对信仰坚定不移;热情似火,一掷千金的富婆大胆追求释明心时,释明心并不为所动,始终坚持固守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