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6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针对目前市场上沸沸扬扬的大模型价格战,在6月5日举行的2024北京网络安全大会期间,有专家指出,训练大模型很费钱,任何说花很少一点钱就能做的,性能上肯定打了折扣。在大会上,很多院士还讨论了AI安全以及算力网络该如何更好地建设问题。大会现场。
大模型通用能力在各种应用场景下带来的安全隐私问题备受关注。9月7日开幕的2023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在演讲中表示,要利用“对齐技术”为大模型戴上“紧箍咒”。△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认为,应对大模型数据安全,需要“对齐”技术。
来源:【湖南日报】9月24日,2024世界计算大会在长沙举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樊文飞作主题报告《算力、算法、数据:挑战与机遇》。他说,大模型确实强悍,是现在的热点,但大模型不是万能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孙文轩)9月6日,在百川智能Baichuan2开源大模型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张钹表示,关于大模型本身的学术研究非常迫切与重要,到现在为止国内的大模型主要集中在垂直领域的应用上,因此他很支持百川智能把这次的开源模型定位在助力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陈杭)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19日在2024北京人工智能生态大会上表示,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大模型的发展仍然需要“大力出奇迹”,多措并举提升对物理世界的模拟能力。算力、数据等是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要素。
大模型发展如火如荼,安全保障也需跟上。4月28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行业大模型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提出,要用主动免疫可信计算筑牢人工智能安全防线,他直言:“大模型及生成式AI必须确保安全可信为前提。
今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在中关村论坛上表示,大模型研究代表成果完全由美国主导,我国阿里、百度、清华等单位及时跟进,大模型预计5年左右将成为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关键基础平台,类似PC时代操作系统,由美主导的大模型生态对我国形成严峻挑战。
南都讯 11月8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在下午的全体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分享了对于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思考。他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最具变革性的技术力量,正在深层次地改变着数字世界、物理世界、生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