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毛熊建立以后,一直都备受资本主义世界的打压,毛熊也坚信和资本主义世界必然有着一场残酷的战争,那么建立一支强大的红海军则成为维护毛熊领海的必然要求。对此在建立之初,毛熊立即开展了一系列的海军造舰计划,这就是苏联海军的“六年造舰计划”。
一战结束后,苏联国内仍然在进行着内战,还面临着腾出手的西方列强干预,直到1922年才取得全面胜利,这时候,国内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各种军事武器装备都需要更新换代,而作为当时两大军种之一的苏维埃红海军仅仅只有8.2万吨的实力。
二战苏德战争期间,苏联多个城市都遭遇了兵临城下的重大危机,其中列宁格勒就从1941年9月起被围困超过三年,在战斗中,苏军炮兵靶场的十几门重炮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威力最大的当属406毫米口径的B-37大炮。
回顾苏联红海军航母的发展历程,总会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无论是军舰构型还是命名,都透着一股蹩脚的劲头,典型的就是基辅级航母,苏联叫做重型载机巡洋舰,四万多吨的排水量,居然携带垂直起降的雅克-38,前甲板上布置着远程反舰导弹发射筒,总而言之显得非常另类,主打一个不走寻常路。
在一战中,战列舰证明了作为海战之王的价值,象征着战列舰武力值的最重要指标,就是舰炮口径有多大。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在一战后的几十年间,陷入舰炮竞赛的各国一边装着「限制军备」,一边暗中想方设法发展更大口径的舰炮。
数年前,曾于某本刊物上了解到前苏联曾于二战前建设名为“苏联级”的战列舰,据说于二战爆发前已几近建成,且火力强大。后来,曾对此有所查找,然而不懂俄语的无法找到更详细的资料,所以在此想向各位请教该型战舰的具体参数,且如果其当时成功入列,对于红海军来说能起到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