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它来源于寒食节,后来又融合了上巳节,如今成为我国最隆重的祭祀日,每年到了清明时节,民间便自发的上坟扫墓,携带各种祭品,虔诚的给先祖祭奠,尤其农村老人,把清明祭祖活动看得非常重要,提前很多天就把各种祭品买好,祭品最常见的就是草纸、冥币、塑料花、金元宝等,赶在合适的时间,上坟祭奠。
丧葬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记•檀弓》记载“古也,坟而不墓;土之高者曰坟”,说的就是地面下称为墓,地面上垒土堆为坟,古人最开始把逝者埋葬在平地里,即人死后不作任何标志,后来慢慢有了土坟头,有的坟前还竖有墓碑。
“上坟带4样,子孙辈辈旺。”这句话在我们老百姓中流传甚广,大家听得耳熟能详,但你知道具体是哪四样东西吗?上坟,顾名思义就是给祖先扫墓,不仅是对祖宗的祭奠,也是祈求庇佑、保佑家族兴旺的一个仪式。但有不少人并不知道,老祖宗留下来的这“4样东西”可不是随便带的。
清明上坟祭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活动,人们通过祭祀来缅怀已故亲人,表达对祖先和已故亲人的怀念和敬重之情。因为在传统文化中,双数是带有喜庆的意义的,而上坟祭拜是一个庄重严肃的活动,使用双数就有些不重视了。
现在很多地方禁止使用明火,可以使用电子香、电子蜡烛等,在祭祖之前点上香,有一个美好的寓意,亡者看到香就知道有人来祭拜了,可以为亡者指引方向,让祖先可以回来看看,当然这些都是对亡者的思念,同时也为了让先人保佑后人不要走向歪路,都是一种美好的寄托。
一年当中,祭祀祖先的节日有很多,比如春节来临前各地有上坟的习俗,清明节有扫墓的习俗,农历七月七月十五也有祭祖的习俗。既然提到了祭祖,肯定也少不了祭品。祭品是祭祀时用的物品,有肉、有水果,也有糕点。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地缘辽阔,南北地区祭祀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