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的欧洲是各类重型火炮的舞台,人们往往被各类型的大口径榴弹炮所震撼,又或者被M1897这类有代表性的小口径野战炮吸引,对中口径火炮关注相对更少,尤其是一战后已经不复存在的奥匈帝国,人们对该国军队的装备情况了解就更少了,今天就来介绍一款奥军在一战期间广泛使用的中程榴弹炮。
重量单位是火炮发展史上第一代被广泛认可的表述方式,毕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实心铁球、铅球等是主要的弹药形式,弹药越重带来的杀伤力就越大,加上英国在全球势力的崛起,以英制磅为单位的火炮曾一度风靡世界,即便是在后膛装火炮兴起之后,仍然延续了近一个世纪,出现了不少火炮型号,今天就来简单介绍几款少见的。
120门T-300虎式300毫米多管火箭炮,土耳其共装备了5个营,为卫士-1B火箭炮专利技术的改进型,是当年收取的瓦良格号过路费之一,战斗全重23吨,采用德国MAN越野卡车底盘,最大射程12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为4马赫,对周边防空系统稍差的国家算是战役级别的威慑武器,自卫武器为一挺高平两用重机枪,装备破片高爆战斗部,采用惯性和GPS制导。
发射普通炮弹时,2A65Msta-B 152毫米牵引榴弹炮的最大射程为30千米,如果发射增程弹,最大射程可达40千米,理论上来说,2A65 Msta-B 152毫米牵引榴弹炮可以使用大部分现役火炮的弹药。
在一二战期间,大口径火炮是终极武器,仅次于现代化的导弹,尤其是榴弹炮和加农炮,不仅射程远,口径也都超过了100毫米,都相当于重型火炮的归类,那么本期我就来为大家们盘点15门,二战期间的著名牵引式重型火炮,当年最出名的德军88毫米火炮与这些超过100口径的重型火炮相比,它真的不算什么。
近代战争总是那么让人津津乐道。排队、齐射、撸枪管,是那个时代的烂漫。火炮号称战争之神,能得此殊荣,不是没有道理的。在战场上谁的炮多,打得准打的远,谁就可以占尽优势,为此战场重器不可不察。先来分清楚火炮的磅数。你可能会问,不应该是口径吗?
战斗全重:47kg/49kg,炮身长:1295mm,高低射界:45°-75°,口径:76.2mm,射速:25发/分,最大射程:731m。一战时期的堑壕战,极大刺激了曲射武器的发展,交战双方装备的战壕射雷器可谓是五花八门。
一战时的欧洲陆地战场由大炮和机枪主宰,尽管当时飞机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但早期军用飞机飞行速度慢、结构强度差,对地攻击其实非常危险,况且缺少有效的通信手段,不能及时对战术目标发起攻击,反炮兵的最佳方法仍然是用己方大炮进行反击。
前面说到苏联海军68型巡洋舰上长射程的152口径舰炮,其特点就是长身管大装药。但是这并不是苏联火炮的制造风格,这种长身管大装药的制造风格是法国炮的风格,不过这种制造风格倒是被毛子学去了,这种风格在陆军的坦克火炮也有体现。
过去一年,世界上多个国家的武器采购名单中均有155毫米口径炮弹的身影。其中,2024年1月,北约签署了总额为11亿欧元的155毫米口径炮弹军购合同。6月,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更是获得一笔价值85亿欧元的框架合同,用以生产和提供155毫米口径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