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年俗”活动,一般从腊月廿三(北方为廿四)送灶揭开序幕,“送灶”也叫“祭灶节”,标志着过年准备。经除夕,迎来了“春节”。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城市发展,市民们生活习惯地改变,春节中有很多习俗也渐渐淡出了 人们的视线。
文/岩石春节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不少人的记忆都是从小时候过春节开始。每个家庭都有讲不完的酸甜苦辣的春节故事。我们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绝大多数都经历过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春节在我们的记忆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最突出的感受还是日子贫穷,小孩子过节高兴、大人过节作难。
文/岩石春节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不少人的记忆都是从小时候过春节开始。每个家庭都有讲不完的酸甜苦辣的春节故事。我们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绝大多数都经历过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春节在我们的记忆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最突出的感受还是日子贫穷,小孩子过节高兴、大人过节作难。
上世纪70年代初,我有四个哥哥去了外地,一个姐姐在郊区,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机会,然而要拍一张全家福并不容易。年夜饭开动,冷盘热炒上来,父母常有“遍插茱萸少一人”之叹。五哥在黑龙江北安农场有个上下铺朋友,姓李,家住周家桥,两个人结伴回沪探亲,也会来我家吃个饭,有说有笑情同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