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个网名叫"学军的农村生活"的一篇报道,深有感触。在山西的大山里住着这样一户人家,父母双亡,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大的十三岁,小的五岁,和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在大山里。奶奶双腿疼痛,不能走路。就靠孩子们做饭,捡柴火,生活极其艰难。
来源:【云南日报】9月14日,山东卫视播放的一节目上,一位来自云南9岁放羊娃参加诗词大赛。当主持人问男孩自己的理想时,他表示立志让大山里的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2019年11月,江一燕因获美国建筑大奖一事引发热议。在网友深挖、官方实锤的情况下,江一燕赶忙在社交平台致歉。然而“蹭奖”、“违建”两词或将成为她往后很难抹去的黑点。在其人设大跌的同时,网上再次涌现了对她过往支教经历的质疑。
来源:央视新闻 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位于河南省西部的大山深处,全校100多名学生中,90%以上患有脑瘫、孤独症、唐氏综合征,不少人还伴随有肢体等残疾。但在体育赛场上,这些孩子却顽强拼搏,摘得全国残运会、特奥会等赛事的106枚奖牌。孩子们是如何实现这些奇迹的,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努力?
2014年6月,广西电视台,播放了一个画面:在大山里,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放牛,午饭的时候,他就拔一些野菜吃下去,记者介绍,这个孩子,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了嫁,2年后爷爷奶奶又相继去世,他自己住在亲戚的空房子里,每个月靠亲戚赞助的几块钱生活。
三个孩子 ,三种不同人生,马百娟辍学, 最终嫁人生子,徐佳复读上大学, 生活按部就班,袁晗寒则一直在与无聊对抗 ,追求精神的有趣,三种生活 ,都各自在寻找自己的出路,其实 ,在生活中 ,我们大多都是徐佳,不像马百娟那么贫穷,也没有袁晗寒那么富裕,按部就班 ,该工作时工作,该结婚时结婚,被车贷和房贷压牢 ,不敢轻易任性离职,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选择的生活和出路,面对马百娟, 我们会觉得幸运,而面对袁晗寒 ,我们又会羡慕。
青岛市平度市明村镇董家小庄村村民董阿妮近日荣获第135期助人为乐类“山东好人”称号。10小时车程,900公里远的大山,8年的爱心坚守……作为一名二胎全职妈妈,董阿妮平时除了要照顾自己的两个孩子外,她还牵挂着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大山里的十几个孩子。
《森林奏鸣曲》2022级支教志愿者 张栋浩当黎明时分的朝阳普照大地,当布谷鸟在枝头放声歌唱,当夏蝉的希冀在林间鸣响,那盛开的玫瑰将在丛中欢笑。熙攘的花海与那缤纷的世界,灿烂的骄阳与那欢声的笑语共鸣,在这隐秘的角落奏响了美妙的音符,倾诉着一个彩虹似的梦!
中国地大物博,至今还有很多大山深处的孩子不了解外面高速发展的世界,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家里老人照顾孩子,孩子往往没有什么好的教育培养,知识眼界,生存技能,成年以后该用怎么样一种身份走出社会,走什么的路途才会不让下一代继续扎根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