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叶龙彬 吕伟绮 韩燕革报道10月14日至16日,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在天津召开,年会以“推进科技创新、支撑气象现代化”为主题,紧密围绕科技支撑推动气象现代化发展这一目标,参会的气象行业1200余位科技工作者共同研究和探讨气象科学和业务现代化科技问题。
著名气象学家、新中国的第一代天气预报员章淹教授,于2024年3月4日逝世,享年100岁。公开资料显示,章淹,女,1925年生,浙江上虞(原绍兴县)人,著名气象学家。1942年进入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就读气象学专业,1947年从清华大学气象系毕业。
历史上的今天在103年前的今天,1917年5月23日(农历1917年4月3日),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罗伦兹出生。“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我眼中的中国科学家#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同时,他在教育方面也有卓越贡献,1936年任浙江大学校长,倡立“求是”校训。有趣的是他还有一个外号,叫“浙大保姆”。有着如此多身份的竺可桢先生究竟有哪些传奇的经历呢?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地球气候是一个对人类至关重要的复杂系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如何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地球气候要如何变化?人类又会如何影响它?这一切与“天注定”的事情找到了科学的预测方案。
谢义炳(1917.4.3—1995.8.24),湖南新田人,气象学家,中国现代大气科学奠基人之一。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1943年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来源 时间背后绍兴人竺可桢是一位100多年前的90后,他出生于1890年。竺可桢在上海读书的时候,太用功了,不注意休息也很少外出运动,身体瘦弱。班上有个叫胡洪骍的同学,他曾经口无遮拦地说过竺可桢活不长的话......
“欲造就人才,非施以教育不为功。我国如不欲发展气象测候则已,若欲广设气象台,则人才之养成,实亦为急务。”这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教育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在系统考察国外气象测候组织、气象台分布情况后对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
在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演中,来自全国气象部门的讲述者,深入挖掘气象科技工作者走上科研道路的动人故事,记录先辈在实现梦想道路上的精彩历程,既重温了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奋进、不断探索的事迹,也展现了攻关冬奥会气象难题、农业气象服务等当代气象工作者追梦筑梦的身影。
11月23日,在山东青岛举办的纪念中国气象学会成立100周年暨气象科技现代化研讨会上,中国气象学会正式公布了首批会士名单,曾庆存等30位气象领域两院院士当选。中国气象学会会士是本学会会员的最高等级,授予对学会发展有重要贡献或在行业内有重要影响的知名人士。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大家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崇左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展《党史百年 天天读》活动,带领大家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共话初心使命,向中国共产党致敬!
中国现代科学史熠熠生辉,著名气象学家涂长望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星辰。他是中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近代长期天气预报的开拓者。在他和竺可桢、赵九章等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气象科学掀开历史新篇章。涂长望早期在沪江大学的求学经历,与他后来走上科学道路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