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开局之年,惠东县高潭镇中洞村和梁化镇小禾洞村抢抓“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因地制宜谋发展,在探索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交出了特色答卷。中洞村: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实现双提升中洞村位于高潭镇东北部,在东江革命历史上被称为“东江红都”。
【来源:惠东融媒】大年初二,年味正浓。梁化镇小禾洞见生态园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游玩打卡,感受生态田园中的别样年味。走进生态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红灯笼高高挂起,年味儿扑面而来。游客们或驻足拍照,或悠闲漫步,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
踏入惠州市惠东县梁化镇的小禾洞村,只见村道整洁、屋舍俨然、村民悠然、田园丰饶、花园翠绿,尽显生机与和谐。然而,在2016年以前,却是另一幅景象,当时的小禾洞村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脏乱差,村集体收入微薄,且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足,大多数村民选择外出务工。
近年来,梁化镇小禾洞村因地制宜,通过大力推进村居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将乡村闲置住宅转换成旅游资源,结合当地人文、生态、自然景观发展乡村文化生态游,昔日的牛棚如今变为漂亮的广场,荒山则变身边公园,村容村貌大变样。
小禾洞村在村口建设了美丽的门牌。小禾洞村村级公园舒适整洁。特石有机农场环境舒适,经常有公司组团前来开展活动。小禾洞村在对水利渠道进行修整。小禾洞村生态园里的黑天鹅。广发惠东风电有限公司在小禾洞村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秋风送爽,暖阳温柔地洒落大地。
村规民约是村民为维护本村的社会秩序的约定俗成制度。日前,我县梁化镇小禾洞村在建设美丽乡村时,不忘将“村规民约”融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当中,通过打造别具特色的文化墙,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南昆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4.2%,让绿色成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发展底色。梁维春 摄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梁维春 摄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通过强村公司打造文旅项目,吸引游客前来游玩。梁维春 摄秋日里的惠州,到处生机勃勃。
南都讯 记者郭秋成 今年4月25日凌晨5时,一场龙卷风袭击惠东县梁化镇小禾洞村,20多栋民房受损,“小和洞见生态园”四座星空房被连根拔起,农场塑料大棚、基础设施损坏严重。经连日抢修,今年“五一 ”小禾洞生态园已恢复迎客。
【编者按】目前,惠州正举全市之力,加力提速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以“环两山”示范区建设为牵引,示范带动全市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取得新进展。因地制宜百花齐放,以“典”带面强镇兴村。
今年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开局之年,惠东县高潭镇中洞村和梁化镇小禾洞村抢抓“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因地制宜谋发展,在探索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交出了特色答卷。中洞村: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实现双提升中洞村位于高潭镇东北部,在东江革命历史上被称为“东江红都”。
5月30日上午,市委书记刘吉到惠城区和惠东县调研基层党建工作和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锻造成为坚强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