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起古典音乐,甚至不管我们是否了解,都不可能绕开贝多芬这个伟大的名字。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慷慨激昂,个性鲜明,各种音乐体裁均有涉猎,除了交响乐外,其钢琴作品也更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
他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萨尔兹堡,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其父亲莱奥波德·莫扎特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对莫扎特的音乐才华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莫扎特早年即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6岁时就开始作曲,8岁时已经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交响曲。
贝多芬C大调三重协奏曲是古典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三重协奏曲之一,也是同时具备古典主义风格和浪漫主义情怀的典范之作。此首协奏曲作于1803-1804年,1807年出版,1808年5月在维也纳首演。它的第二乐章,是一个八分之三拍的广板,篇幅不长,与第三乐章连续演奏。
虽然是贝多芬创作的第一部交响曲作品,但其中就已经看到了很多不同以往作曲家的写法技巧。贝多芬被称为伟大的“动机大师”,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是如何通过最短、最简单的音乐动机将整部交响曲发展而成的。作品中,贝多芬也充分利用了调性的变化运用,使得作品更富有色彩。
西牟小学一年级一班 林涵玥视频制作: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给你一个舞台,秀出最棒的自己!烟台日报社大小新闻教育频道“厉害了,我的娃”烟台中小学生“才艺秀”专题,欢迎你来投稿。内容不限,唱歌、舞蹈、表演、朗读、绘画、书法、运动、手工及乐器演奏都可。
古典音乐巨星安妮·索菲·穆特,马友友和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通过录制三重协奏曲来庆祝贝多芬诞辰250周年。这张专辑将协奏曲与第七交响曲配对,也标志着西东歌剧院乐团成立20周年。三重协奏曲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在其精致的建筑和音乐成语中都彰显了他的革命精神和根深蒂固的幽默。
巡演的四首作品分别是《升F大调第二十四钢琴奏鸣曲,Op.78》《降B大调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槌子键琴”,Op.106》《E大调第三十钢琴奏鸣曲,Op.109》以及《C小调第三十二钢琴奏鸣曲,Op.111》。
202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陈萨说:此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贝多芬的音乐。独奏音乐会的曲目涵盖了贝多芬早、中、晚期的钢琴奏鸣曲,包含早期的《G大调第20号钢琴奏鸣曲》,中期的《C大调第21号钢琴奏鸣曲“华尔斯坦”》和《G大调第25号钢琴奏鸣曲“布谷鸟”》,最后以晚期的最后一首奏鸣曲《c小调第32号钢琴奏鸣曲》作结。
喜爱古典音乐的人,对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这些名词都不会陌生。奏鸣曲顾名思义,“演奏”然后“鸣响”,但这个名字似乎太过普通以至于又有些模糊,它不像协奏曲那样明显地体现出某种协作、竞赛的关系,也不像交响曲那样给人一种规模宏大的印象。文案:赵雨暄编 辑:陈书羽
倾听钢琴Piano致爱丽丝贝多芬贝多芬的钢琴小品《致爱丽丝》可谓家喻户晓,似乎每个学钢琴的人都弹过这首曲子。然而,爱丽丝到底是谁?虽然到现在依旧是未解之谜,但贝多芬对这位女子的爱意与温柔全部融汇在优美的旋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