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书法初学董其昌,后学黄山谷、钟太傅。善楷、行,复兼篆书。故其晚作每以篆籀之笔入行书,复参之画意,故圆厚敦朴,绝去姿媚,品格极高。好用淡墨,更兼疏密参差的分行布白,犹如一淡墨抽象的画作,以静静的淳古之态,全新的面目吸引着你。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8月21日,风物“写起来”——滨州市第四届书法篆刻精品展评选结果公布。经滨州市第四届书法篆刻精品展评审委员会评审,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10幅、获奖提名作品9幅、入展作品60幅(名单附后)。
01墨迹本与刻本对于草书的学习,我们此前讲过,草书的产生年代最迟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现代意义上的章草和今草单字结构,我们可以在大量的东汉简牍中见到。如果说是广义上的草书,也就是比较快速书写的字形结构,那么我们甚至可以追溯到楚简、秦简和西汉简当中去。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风物长宜放眼量——“‘美好新时代·缤纷长三角’书法创作大展”蠡评徐世平长三角城市群位于长江入海前的冲积平原上,横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个省市,共有26个城市。长三角作为一个特定的地域,在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着诸多共性。
王羲之《大观帖/太清楼帖》欣赏!《大观帖》中国北宋官刻丛帖。刻帖工作由龙大渊主持,蔡京奉旨书写帖内的款识标题。因刻于徽宗大观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称之为《大观帖》。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楼下,又称《太清楼帖》,也有称《大观太清楼帖》者。石刻成后拓本用以赐给,因此流传较少。
转载于书法指南 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