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刘伟一条老街,最能留住一座城市的回忆。八陡老街,坐落于博山区八陡镇东顶村,以明清民居四合院建筑为主,包含明代关帝庙、宋代古窑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址的建筑群,是淄博市人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街区之一。
原标题: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 淄博乡村振兴展风采︱农文旅融合延展产业振兴产业链□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鹿鹏 王兵一条老街,最能留住一座城市的回忆。10月15日,记者一行走进了博山区八陡镇八陡老街。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汪利平 通讯员 沈婕流光溢彩的花灯、年味十足的扮玩、地方特色的美食……在博山区八陡镇东顶村八陡老街,当代元素与传统美学相互碰撞,绽放出新活力。“八陡老街不收门票,大家直接过来就行。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张明月 通讯员 田玉婷“俺年纪大了,儿女都不在身边,每天来食堂吃饭,能见到不少老兄弟老姊妹。人多,热闹,吃饭也有胃口,而且食堂的饭菜很合口,吃得饱,吃得好,关键是吃得特别开心!
原标题:博山:“一村一业”解决老年人的“一餐热饭”□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聂威“方便”“味道好”“干净卫生”“有人陪伴用餐聊天”……提到博山区池上镇李家块村长者食堂的好处,村民贺光翠打开了话匣子,“每天和老邻居们一起在长者食堂享用午餐,不仅吃得美味,而且不孤单,我觉得真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徐光莹 视频制作 李钰轩开门见绿,抬头见蓝,晚上坐在小院里数星星,惬意的乡间晚风仿佛吹走了所有的烦恼。来自滨州的游客陈宁,每年这个时候都带家人到博山区的中郝峪村、当阳山居住上几天,采摘桃子、葡萄,吃农家饭、烧烤垂钓。
八陡老街导览图。6月27日,博山区八陡镇福山村党总支书记王延胜向记者透露,村里的特色美食——旱酥鱼,将于下周亮相八陡老街,“到时候就能在老街上品尝到,有鱼有肉,切装成盘就是一道菜。”旱酥鱼是福山村以博山酥锅和豆腐煎卷为基础,创新研制的美食,也是福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特色产业。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耿雪在江苏常熟的芦苇荡里划船,在广西崇左打卡影视剧拍摄地,在福建霞浦当一天“岛民”……不经意间,人们在朋友圈和网络上晒出的旅行照片开始变了风格。他们不再执着于人多热闹的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而是反向旅游,选择了人少、景美的县域小众旅行目的地。
“猫冬”变“忙冬”,淄博破局乡村旅游“寒冬潮”一碗大锅菜,烹出乡村冬游新滋味1月4日一大早,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东东峪村的大锅菜又升起了腾腾“热气”。作为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此前东东峪村凭借村中名泉和优质民宿,声名在外。“但一到冬季,游客就不愿意来了。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耿雪恬静凉爽的初秋,恰是畅游郊野的好时节。约上三五好友,寻觅一处美景乡村,撑起天幕,备好美食,聆听鸟叫虫鸣,躲进自然,惬意自在……正如辛弃疾诗中所言:“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