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助听器进口生产供应商把部分下线的产品换一个名称再重新注册后,以几百元的价格卖给零售商,到市场后零售商标价三四万再卖给患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林昀肖 实习生莫然 宣舟 北京报道“银发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热词,而听力赛道也被称为是“被低估的市场”。
我家小朋友确诊先天性耳聋,助听器的类型那么多,我该怎么选呀?我一年前得了突发性耳聋,医生建议我配个助听器,但我还年轻,担心戴助听器会遭受他人异样的眼光……我年纪大了,耳朵越来越不行了,医生诊断我是老年性耳聋,我在医生的建议下戴上了助听器,现在看电视、与人交流,都能听得清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同样的东西,贵的和便宜的能差上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于是,我们在买东西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出分类,一些是“必须要买贵的、质量好的,可以多用上几年”,而一些则是“买个便宜的就行,反正也不指望用多久”。那助听器属于哪一类?可以选择便宜的吗?
当我们去到助听器验配中心,选配助听器时,验配师在给患者做完听力检测后,通常会拿出产品册。同样的,把声音频率分成多个通道,那验配师就可以对每个通道的声音逐一进行调试,这就相当于把声音切成多份去处理,通道越多,切得越细,处理得就越精准,声音也会更细腻真实自然,听得也会更舒适清楚。
随着我国听力需求人群的不断增长,近些年市场上也随之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助听器品牌,面对众多鱼龙混杂的品牌,很多朋友不知该如何选择,担心一不小心选择了不好的品牌会影响佩戴效果,于是很多朋友都会来咨询:助听器什么牌子听得清楚没有杂音呢?
资料图:一位佩戴助听器的老人。图/IC photo网络上泛滥的低价助听器,可能让老人们“越戴越聋”。新京报记者对国内电商平台销售的低价助听器进行调查发现,假冒、贴牌、无验配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助听器打着“智能降噪”“无需验配”旗号,实则只是扩音器。
网络的信息丰富多彩,网络的信息鱼龙混杂;在网上查询关于助听器的问题时, 就要睁大那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带着精明的头脑去辨别真伪。 在我们助听器验配中心(广州爱声听力),接待着各色各样的顾客,时不时会遇到一些有趣的人儿。
助听器价格跨度很大,从几百到几千到几万都有,很多客户对价格搞不懂,也无从下手,不知买哪种好。国际一线大厂的一线品牌,主要有丹麦奥迪康,瑞士峰力,美国斯达克等,这些品牌的价格主要分5个档次:最高档的价格是3万元以上,具有人工AI智能的全智能性,多核芯片处理,48通道以上的声音处理,10KHZ的超高宽频,顶级脑聆听技术,音质逼真,在强噪音环境中也能有层次感的聆听,完全达到仿真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