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明确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根据议案,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一次报批,分3年实施。
摘要在11月4日至8日当周,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日度指数均值为-1.45,较前一周下降0.26,较年初下降0.23。从指数的成分指标来看,上周流动性宽松是带动指数下降的主要因素。从货币指标来看,上周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回升,主要货币市场利率下行。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距离2024年收官不足一个月,密集上新的各省份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公报,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作为今年一揽子增量政策的“重头戏”,我国最新亮出的12万亿元地方化债“组合拳”正在加快落地。
点击订阅,抓住风口这几天【12万亿化债资金】成为新媒体热词,作为今年又一个万亿举措,各种猜测和小作文随之而来。有人认为政策超预期,利好经济发展;有人说这是发钱救市,通胀就要来了。其实我们都明白,对眼下政策的欢喜、担忧,都是大家对未来经济预期映照。
财政部宣布12万亿化债组合拳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首次公布,2023年末,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为了化解隐性债务风险,财政部公布了一系列化债组合拳。
据《人民日报》11月9日号报道,中国政府批准6万亿元债务限额用于化债,同时中国财政部宣布未来5年将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化债4万亿元,合计为地方提供10万亿化债资源,还表示2029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