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打歌学打歌,阿哥咋摆你咋摆。”小曲一响,硬控全场,有啥我扛啥。初次听见,表示这是什么玩意儿;再次听见,哦~,有点意思;多次听见,前奏一响,万物皆可扛。这就是富有魔力的云南打歌舞。近日,云南打歌舞以其魔性音乐、十足的节奏感和强感染力引起广泛热议。
云南彝族打歌,2008年,巍山彝族打歌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起源于古代部落战争,后在农耕生活中形成的群众性、自娱性的歌舞艺术。请看视频外国网友直接看呆了,纷纷在评论区整活!声明:取材网络,无任何不良引导,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本人删除,万分感谢!
云南网讯(记者 龙彦)5月25至26日,云南首届打跳巅峰赛总决赛和颁奖仪式在俊发·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举行。12支晋级队伍开启冠亚季军的热烈争夺,赛事吸引彝族、傣族、藏族、傈僳族等各民族舞蹈队伍带着“看家绝活”参与其中,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云南打跳文化。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一下“关注”按钮。以便后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方便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坚持创作的动力。这几天不小心捅了云南打歌舞的窝啊!一打开各个短视频APP,大数据推送的都是关于云南打歌舞的视频,不得不说,云南打歌舞那场景那场面简直太欢乐太魔性了......
即“三蹦子”和“科目三”风靡全球后,我国云南的“打歌舞”再一次统治者世界。本以为科目三已经是极限,没想到当云南打歌出现时,我才知道这是云南的起点。打歌起源于彝族,是在结婚或聚会时边唱边跳的舞蹈。近期因为爆火因为一首BGM《打歌妹》再加上魔性的步伐,非常洗脑,一时间登上抖音热搜。
在泸沽湖,晚餐后是一个篝火晚会,从开场的欢迎舞蹈和正式的演出,整个晚会的给我的感觉就是只有一个节目,后来,导游告诉我们,这是纳西族的打跳,是纳西族人在婚嫁,丧事,起房盖屋或欢庆丰收节日跳起的舞蹈,不管是狭小的院子或者宽广的场地,音乐响起,一群群,一圈圈都会舞起来。
在云南,打歌音乐一响,在场的人们就会自动围成圈,跟着节奏跳舞。随着云南打歌走红网络,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再次“出圈”。据云南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石裕祖介绍,打歌又称踏歌,融歌舞乐为一体,起源于3000多年前。如今,在云南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还比较完整地保存着打歌这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