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年,在斡难河畔,铁木真完成了蒙古高原的统一,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帝国,并加尊号“成吉思汗”,此后,蒙古铁骑如飓风般席卷欧亚大陆,所向披靡,建立起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盛极一时的蒙古帝国却如同一颗流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过后,最终走向了分裂和衰落,在其废墟之上,四大汗国拔地而起,各自演绎着属于自己的兴衰荣辱,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窝阔台汗国,这四个名字,承载着蒙古帝国昔日的荣光,也见证了历史的无情变迁。
蒙古人的兴衰很有意思,元朝和自己同宗兄弟们几乎有着同样的衰退时刻表,元顺帝被明军打得丢失大都时,著名的三大汗国也在成了难兄难弟,可以说谁也帮不了谁。本文所说的是三大汗国,那是因为四大汗国中的窝阔台汗国早在1309年就被察合台汗国吞并了。
蒙古帝国,又称蒙古汗国,是后世学者对13世纪蒙古人所建政权的称呼。蒙古高原在古代中国先秦、汉朝到南北朝时期主要居住着匈奴人,匈奴人时常南下骚乱中原,为保卫中原正常的发展,西汉武帝时期曾派卫青和霍去病率军深入漠北千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