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骂人时,总不自觉地捎带着一种动物——猪,似乎在人类的眼中,猪只是不断膨胀的肉块,没有感情,智商很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低等生物”。但真实情况是如此吗?但据最新调查研究,全世界有10万多种动物,猪的智商被排在第10位。猪可能是已知圈养动物中最聪明的,也是最爱干净的。
近日,国家林草局公布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叶麂、寿带等野生动物列入了新“三有”名录,而在部分地区致害严重的野猪,已被调出名录。“三有”名录的调整究竟有哪些考量?将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起到怎样的作用?
在美国,野猪被称为“生态僵尸”,这些“生态僵尸”几乎会吃任何东西,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生活。在1913年的一张照片中,佛罗里达州圣文森特岛的两只野猪通过拉一根有诱饵的绳子触发了相机。如今,美国境内有多达900万只,取代了当地的野生动物,每年给农业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看着美国的野猪泛滥,澳大利亚的野兔泛滥,欧洲的小龙虾泛滥,无数国人馋得口水直流。明明能用吃解决的事情外国人偏偏不干,现在倒好了,这好事落到我们头上来了。那么我国到底是哪里的野猪泛滥呢?为什么会野猪泛滥呢?这些野猪是可以吃的吗?
转基因农作物食品已经在人类餐桌上存在了几十年,转基因肉类食品却一直无法被世人接受。早在2015年,韩国首尔大学分子生物学家金振秀就带领他的团队与中国延边大学合作,研究出了一种基因被改造的猪,这种猪能够长出强壮的肌肉,看起来非常畸形。
黑皮,翘臀,肌霸。你很难想象这样的是猪。要说猪能练成施瓦辛格,不如说鱼会破鳞成蝶。看到这场面,我意识到自己想象力的局限以及大自然的漫无边界。挖掘潜能,拓宽边界的行事做派很好,当今社会正需要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但凡事得有个度,太过了搞得不伦不类邯郸学步,何苦呢。
密云区石城镇河北村赶河厂,74岁的郭振福每天都要到田埂上瞅一瞅。7月末以来,地里的玉米结了穗,逐渐成熟。郭振福没有喜悦,他望向玉米地后面枝叶茂密的山林,点上一根烟,眉头紧皱,“这块地基本被野猪祸害完了”。最近几日,野猪推倒了村里的大片玉米杆,留下一地被咬烂的“棒子骨”。
南京八字山公园就出现了这一行为,公园中一头200斤左右的大野猪四处溜达,一点儿也不怕人。据当地市民介绍,这头野猪已经来这里3年多了,刚来这里时只有30多斤,现如今已经长到了200多斤,并且口味贼刁,投喂火腿肠和肉还不吃,最爱吃苹果和馒头。
核心阅读据国家林草局公布的数据,我国野猪数量达200万头,在28个省份有分布,在其中26个省份致害。为解决野猪致害问题,多地做出不同尝试,努力在控制野猪危害和不影响野猪种群延续、保护生态系统之间找到平衡点。
原标题:山中无老虎,如何避免野猪称霸王日前,一头野猪闯入南京南站附近高铁线路,导致列车设备故障、最终造成随车机械师不幸身亡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事故看似偶然,却反映出生态与社会间深层次的矛盾,尤其是野生动物与人类活动交集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