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造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传统制造业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汽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衡量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的重要应用领域。
【来源:中国新闻网】11月5日,在位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第七届进博会新闻中心,人形机器人“小闻”吸引媒体记者关注。中新社记者 王紫儒 摄11月5日,在位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第七届进博会新闻中心,人形机器人“小闻”吸引媒体记者关注。
来源:环球时报 《阿根廷时间报》1月13日文章,原题:《我,机器人》中国篇:未来即今天人形机器人能够在八达岭长城的台阶上爬上爬下,在戈壁滩上完成长跑,或者在家庭场景下执行精细的个人护理和家政服务任务。近年来,上述情况已经从科幻小说里的场景,转变为描述中国创新领域转型和腾飞的案例。
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11月21日文章,原题:中国在人形机器人、生物技术和太空领域取得进展,制订新计划面向未来2002年,在科幻电影《人工智能》中,年轻的海利·乔·奥斯蒙特饰演一个梦想变成真正男孩的智能机器人。如今,中国推出了现实版。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新加坡飞禽公园是亚洲最大的鸟类公园。为妥善照顾飞禽公园里的鸟类,新加坡计划引进一项创新服务:由机器人提供送餐、安保和礼宾服务。据新加坡《海峡时报》20日报道,在飞禽公园机器人“三剑客”里,首先亮相的是名为Pika的自动驾驶机器车,它负责将食物送达指定地点。
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 特稿|家用机器人何时来“敲门”新华社记者彭茜 张漫子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1X科技推出家用双足人形机器人NEO Beta可冲咖啡、叠衣服、递送物品,俨然一位“机器人管家”;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推出家务机器人原型Mobile ALOHA,能完成做滑蛋虾仁、拉拉链、帮
中新社北京9月3日电 (记者 陈杭)“中国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产品应用广泛,让我印象深刻,期待中国和非洲通过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等平台,实现更多科技创新合作交流。”3日,在北京机器人产业园与多款机器人互动后,尼日利亚通讯社记者Fortune Abang发出这样的感慨。
“黑板+长课桌+大堂授课”的教学时代已经过时。在一切都可以用搜索引擎搜到的信息化时代,虚拟助手已经进入课堂协助培养未来的专业人才。而在在西班牙企业学院的校园里有一间极具未来感的教室。在这间教室里配置了48块巨型屏幕,让人仿佛置身科幻世界。教师和学生都无须前身来到教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