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次火星探测就实现了三步走的“绕、落、行”,这是中国人创造的又一个重大航天科技奇迹。之所以说中国人创造了奇迹,是因为火星探测是全球公认的高难度航天科技项目,在中国人的探测器登陆火星之前,人类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率仅有50%左右,而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并顺利开展工作的探测任务成功率则更低,大约只有20%,其科技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2020年7月23日13时25分,中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中国军网文昌7月23日电 记者李照琦报道: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也认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称得上是“弯道超车”,如果能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步走,这一跨越式方案将成为全球首次,进一步缩短我国与美国、俄罗斯等在深空探测技术方面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