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观众看完正在热映的《奥本海默》,脑子里都会闪过“人类群星闪耀时”字样。该片为人物传记电影,聚焦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如雷贯耳的科学界大咖,比如爱因斯坦、海森堡、泰勒、费米、维格纳等。
有某个名字被戏称为计量单位的英国人,并没有“给予答复”,却给出了答复——由于狄拉克习惯沉默寡言,与周围人的对话难免局限于“是”或“不是”这样的“二择一”,我想,倘若哈姆雷克独自徘徊时遇见并且与他对话,“TO BE OR NOT TO BE?”
这不禁让我想起展览展出的亨利在1846年写的便条:Through the journey of the life remember that “calamities come not as a curse-nor prosperity for other than a trial”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20世纪的前三十年,是人类物理学的浪潮之巅,一众群星竞相闪耀,而奥本海默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当爱因斯坦提出质能方程的时候,奥本海默不过周岁,但这丝毫没有妨碍他在38年后成为“曼哈顿计划”的技术负责人,主导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科学工程。
脸盲?难懂?一刷看懂诺兰神剧,《奥本海默》看前必备的攻略来了!豆瓣评分8.9,票房全球大卖,很多人说这是一部真正伟大的电影,也有很多人说观影门槛实在太高。诺兰说,看《奥本海默》前不用了解背景。但实话实说,对中国观众而言,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二,才能一遍就看懂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