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这种打制方法开玩笑地说,无论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方法都一样,即先在地上放一块大一些的“石砧”,双手握住一块小一点的鹅卵石,从上往下碰击这块石砧,通常是碰边,碰下的石片,选几块修理锋利,就可以作为工具使用。
中新网北京2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北方地区古人类最早何时开始给打制的石器工具装上手柄便于使用?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但此前研究一直没有明晰结论。萨拉乌苏石器三件研究样本展示。
据广西博物馆馆长韦江介绍,改扩建后的广西博物馆包含陈列展示区、互动服务区、室内外休闲文化区等功能区域,建筑面积达3.3万余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近1倍,展厅面积由4000余平方米扩大至1万平方米,首批展出文物2000多件,其中大部分为首次展出。
这本百万年史书,藏着多少秘密半月谈记者 杜一方桑干河畔,泥河湾沟壑纵横间,埋藏着文明起源跨越200多万年的秘密,被誉为“东方人类摇篮”。这里百年来的考古发现,已将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人类起源时间推前至约170万年前。泥河湾的百万年史书,究竟藏着多少秘密?泥河湾有何神奇?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如意 作者 张家口日报记者 臧波 管建霖 王瑾涧阳原县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历经200多万年的洗礼,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旧石器考古研究基地,拥有世界上稀有的第四纪标准地层,而全世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只有两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李浩研究员联合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古物研究中心玛特·劳特博士等,最新合作完成对中国南方百色盆地约80万年前手斧人群的一项实验考古研究给出答案称,古人类打制手斧已有相对固定的打制流程以及特殊的修型方式,石器制作者对工具最终形态具有较强的预知能力和设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