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实习生 方菁菁8月10日上午,#为什么年轻人那么热衷于吃瓜#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吃瓜”已成网民日常“吃瓜群众”一词诞生于2016年,源自网络表情包“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后来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
最近的爆料一个接着一个,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有的人宣布暂时退出演艺圈了,有的人追了好多年的明星塌房了,有的人吃瓜吃到一到晚上就兴奋,越刷新闻越不好入睡,连着好几天都没有精神。那么心理学里如何分析大众的吃瓜心理呢?
吃瓜一时爽一直吃瓜一直爽有人悄悄送来瓜然后惊艳所有人 提问:当代年轻人, 都是怎么吃瓜的呢?boy特此采访了一位吃瓜群众并将我们的对话整理成此《当代年轻人吃瓜图鉴》希望大家都能喜欢转发并点一下在看O 你好,朋友。来和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
今年这个跨年,大家吃的“瓜”可是真多,先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于正和郭敬明接连为抄袭事件道歉,让这一天成为“道歉日”,接着就是于正退出我就是演员,节目里的所有镜头被一剪没;而郭敬明的新片《晴雅集》刚上映几周,就传闻说今天要被下架。
来源:半月谈网“吃瓜”变“吃人”,“围观”变“围攻”……“吃瓜”跑偏有玄机网络热词“吃瓜”,用来比喻以事不关己的态度讨论八卦丑闻、围观个人隐私的行为。客观来看,社交网络时代的“吃瓜”既是娱乐方式,也是社交方式,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引发公共讨论、带来意见表达的多元化。
吃瓜,是什么意思?可不是让你去吃西瓜,这是一个网络词语,它的意思点在网络中,用来指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网络上发生的重要、敏感和热点事件不发表个人意见,只是处于一种围观看热闹的状态。就是这么一种局外人,这么一种现象,网友们把它戏称为“吃瓜群众”。
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社14日在沪发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工匠精神、小目标、一言不合就XX、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供给侧、葛优躺、套路、蓝瘦香菇等流行语入选。“《咬文嚼字》评选流行语的标准始终如一,就是流行、创新、文明。
【10大流行语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公布!快来看看有哪些词语上榜日前,《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工匠精神”、“一言不合就XX”、“蓝瘦香菇”等词上榜。据了解,此次评选的三个标准是流行、创新、文明。
网络时代,创造出很多网络语言和词汇,很快就被网友们接受,运用,结果令我们这些老年人成了文盲。比如,“吃瓜群众”。以现有的文化知识我们只能理解为一群人在吃瓜,这样的理解肯定会被年轻人耻笑,于是到360百科去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