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家耳熟能详的往往是那些“双一流”高校,但事实上,上海还有一些“四非”高校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作为上海市属重点高校,上海理工大学虽然不是“双一流”院校,但其在工科领域,尤其是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子信息等方面的实力毋庸置疑。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所上海高校,虽然不是985或者211,但是理工类专业很强势,甚至在2024大学生薪酬排行榜上排名36位,在这些几乎被985/211院校包揽的榜单里它作为一个双非院校能够榜上有名实在是太强了,这和上海理工大学的理工科强势脱不开关系。
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内卷的今天,高考后升入一所重点大学,基本就相当于拿到了“高收入”行业的入场券。三分考,七分报,对于发挥不稳定的考生来说,如何在有限的成绩里“捞”到性价比最高的学校,成了他们第一个要面对的问题。
相信每一个高考学子都期望进入985工程大学, 211工程大学或者双一流大学。但是进入这些大学的比例是非常低的,每年比例只有大约5%。其实有些双非院校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所双非院校-上海理工大学。
对于学生们来说,学生们在12年寒窗学习中最根本的学习目标是相同的,就是为了把高考给考好。高考的时候考出高分,就是学生们的共同所想,只有考出了高分,学生们才可以考出好大学,我国大学数量是算充足的,超过了3000所。
@高考考生们,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体育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分别公布了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包括:招生计划分配的原则和
上海高校众多,因此有不少大学校区相邻,特别是在上海的杨浦区,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财经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电力学院等十余所本专科学校,在松江大学城建设之前,杨浦堪称是上海大学聚集最密集的地方。
一、四校办学简史北京理工大学(北理)位于北京市,1988年由北京工业学院更名。1940年延安自然科学院成立,经过战火洗礼,易地搬迁,多校合并,后入北京,1952年正式定名北京工业学院。北理是工信部直属,国家985、211双一流建设重点大学。
根据第三方教育机构表述来看,“双非”高校主要指没有被评为双一流的大学,没有获得国家级头衔,也就是除去147所双一流高校后,剩余的普通本科高校。校友会今日正式发布202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通过12个指标重新衡量高校的实力,关于今年“双非”高校的整体表现,也是引来诸多网友关注。
提到上海的高校,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复旦、交大,或者同济、华东师大,但其实,上海还有一所低调却实力不俗的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虽然它的录取分数不算高,但就业率却是妥妥的“天花板级别”。这所学校凭借其百年历史和扎实的工科背景,成为不少考生和家长心中的“宝藏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