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伤口暴露在含有这种细菌的海水中,创伤弧菌会在伤口上繁殖,可能引发溃烂,甚至导致组织坏死。在龙城感染·云查房中,浙江省人民医院俞云松教授分享了“创伤弧菌感染的诊治”,感染前沿特将精华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汤育英,女,主管护师,本科,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急诊留观室护士长,主要从事危重症护理。创伤弧菌口味独特,是一种嗜盐菌,偏爱温暖的海水环境,在水温 23~29摄氏度时繁殖迅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河口、海湾和沿海湿地等海洋环境中,常常附着在贝类、虾蟹等海产品表面,或者栖息于海底的沉积物里。
央视网消息(记者/姚抒廷):日前,广东珠海一个2岁男童跟着奶奶去菜市场买菜,疑因接触生鱼感染海洋创伤弧菌。据悉,该男童在提鱼回家的过程中接触到了鱼,回家后反复发烧,右脚肿胀,前往医院就诊后,医生表示孩子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住进ICU,住院5天已经花了8万元,且面临截肢风险。
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盛夏已至,又到了岛城人洗海澡、吃海鲜的好时节。不过市民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警惕“海洋中的无声杀手”——海洋创伤弧菌。感染此细菌后,若未经及时有效治疗,可造成伤者死亡。海洋创伤弧菌这么可怕,那究竟何为海洋创伤狐菌呢?为何致死率会那么高呢?市疾控中心发布相关提醒。
近日,福州一男子因为吃生腌海鲜感染创伤弧菌而被截肢的新闻登上热搜。《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检索发现,因为感染创伤弧菌而被截肢甚至死亡的案例近年来并不鲜见。不过,海洋水产科学家提醒说,创伤弧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感染率低,仅在特殊条件下对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等人群危险相对较大。
被鱼刺扎伤后,58岁的周先生没当回事,结果差点没命。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的医生提醒,接触海产品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感染海洋创伤弧菌的风险。 周先生酷爱海钓。一周前,他幸运地钓上一条五颜六色的金鼓鱼,正开心地欣赏鱼时,却不慎被鱼刺扎伤。
4月3日海南儋州一女子在海边抓鱼不慎被海鱼咬伤右上臂一天左右的时间就出现了红肿、水泡她在当地医院治疗了三天症状没好转却出现了高热还有肝脏、肾脏、肺脏受损4月6日转院到海口市人民医院进一步救治“来到我们医院的时候,她的上肢已经出现局部肌肉组织坏死的情况,当天就出现了严重的呼吸衰竭。
鱼、蟹,营养丰富,但烹饪时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麻烦,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蟹钳伤、被虾刺伤,或是被鱼咬伤、被贝类割伤。这种小伤口,往往容易被忽视,但是可能会带来大麻烦。近日,深圳市3位市民被鱼蟹扎伤并导致感染创伤弧菌,症状较为严重。
近日,家住惠安的57岁渔民江先生在海田作业时,不慎刺破腿部,过了一天竟然出现意识模糊、休克等症状,被紧急送到医院一查,发现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最终不得不截肢才保住了性命。对于江先生和许多市民来说,这种细菌都没听说过。如何正确认识这种细菌,记者采访了专家。
喜欢吃生食的朋友,尤其是生腌海鲜的朋友注意了,谨防细菌感染。近日,福建泉州的一名32岁男子小伟(化名)遭遇了一种严重的健康危机。据悉,小伟在食用了一顿生腌海鲜后,第二天即出现高烧39.5℃,精神萎靡等症状,随后还出现了脓毒性休克,右大腿肿胀明显,腿部皮肤已经发乌。
张老先生周末买了条新鲜海鱼,杀鱼时不当心被鱼鳍扎了一下手,他从伤口挤了点血出来,就没当回事继续干活了。到了晚上感觉伤口处明显胀痛,手背也有点肿,他就用家里的缝衣针在伤口旁边扎了几针,再挤点血出来,以为很快会好起来。
海鲜好吃,烹饪时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麻烦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蟹钳伤、被虾刺伤被鱼咬伤、被贝类割伤......此时,该怎么办?很多人都是冲一冲、拿创可贴包一包然而你知道吗?小伤口也会带来大麻烦一起来关注!因为吃螃蟹,1死2感染!医生提醒近日,3人被鱼蟹扎伤并导致感染创伤弧菌,症状较为严重。
吃了一辈子的海鲜,陈阿姨(化名)怎么也没想到,竟被一条海鲈鱼害得差点截肢,原来是感染了创伤弧菌。医生提醒:处理海鲜时千万要注意这些“海鲜刺客”,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从手掌到手臂 肿得动弹不得一天上午,陈阿姨在菜场里买了一条鲜活的海鲈鱼,准备回家清蒸。
近日,漳浦县霞美镇84岁刘老伯 不慎被野生鲈鱼刺伤手掌引发了海洋创伤弧菌感染,两度住进ICU,一度生命垂危,经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刘老伯最终截掉左上肢,保住性命。目前,刘老伯病情平稳,伤口已拆线,愈合良好于8月18日顺利出院。
福建泉州一小伙吃生腌海鲜回家路上摔倒磕伤第二天便高烧休克经查感染创伤弧菌虽然捡回一条命但是腿却可能保不住记者获悉,近期泉州市第一医院一连接诊了数位感染创伤弧菌的急重症患者。医生提醒,创伤弧菌感染者起病急、进展凶猛、救治困难,预防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