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在朋友圈看到几张江汉关钟楼围起保护网的照片,出于好奇,我来这里寻找谜底。划拉着手机的保安大叔,在我的追问下松口:“墙壁会有裂缝啊、鼓泡啊,需要修补,这楼都一百年了”,他指着大楼说,“地面的瓷砖全部翻新了,墙壁也全都刷白了,都弄好了。”
这里曾有清末到民国的四大海关之一,是见证江城武汉从屈辱到解放,再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历史活化石;这天,大家沐浴着霏霏细雨与和煦暖风,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政工办主任李继军的带领下,怀着“重回家看看”的激动心情,一大早乘车穿越大半个武汉,赶到江汉关博物馆。
汉口是中国内河的重要港口,位于长江中游与汉江交汇处,自古水运发达,有“九省通衢”的美誉。地处汉口的江汉关,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海关,与上海江海关、广州粤海关、天津津海关并称近代中国四大海关,在对外进出口贸易、航道管理、稽查走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荪泓小时候,江汉关就是江对岸的大楼,很高、很美,还不时地奏出音乐。那时候武汉的高层建筑屈指可数,江汉关的音乐可以传过长江,响彻整个江城。现在打开高德地图才发现,我以前住的地方正在江汉关的对岸,难怪钟声那么清楚。可惜的是,不是天天可以听到钟声。
中新社武汉1月21日电(武一力)耸立于武汉沿江大道江汉路口的江汉关大楼,21日迎来100岁生日。1924年落成的这座大楼,是近代武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缩影,也是武汉从闭关自守走向开放包容和快速发展的重要见证。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1日讯(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汪庆)1月21日是江汉关大楼落成百年纪念日,1800余位市民游客走进大楼,参与书画展、沉浸式讲解、汉剧展演、新春纳福等博物馆活动。百年间,繁忙的报关场景变为人流如织的博物馆,江汉关大楼仍然是“活”的建筑。博物馆内游人如织。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31日讯5月31日,随着江汉关大楼的钟声响起,江汉区大兴路小学新一批少先队员入队了。在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建筑之下,一年级的新队员们第一次戴上鲜艳的红领巾,第一次庄严敬队礼。“六一”儿童节前夕,武汉不少小学举行了少先队入队仪式,新入队的孩子们自豪不已。
160年前,江汉关设立;100年前的11月4日,江汉关大楼奠基。“江汉关既是汉口开埠的见证,武汉近代沧桑历史的纪念碑,也是武汉从闭关自守走向开放包容和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历史价值”,4日,江汉关博物馆馆长单宏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我们还关注了1.
红领巾心向党,星星火炬伴成长!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大家好,我是江汉区十佳红领巾讲解员——来自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五(1)中队的少先队员陈昕渔。江汉红领巾,红色好故事。每当我们漫步在江滩时,总能听到江汉关那悠扬的钟声。
武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座多姿多彩、充满魅力的历史文化之都。为助力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助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乡居民生活,让市民更好地体验武汉文化场馆的优质服务、公共设施和品牌活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长江网举办“Hold住武汉城脉武汉百家文化场馆巡礼”——市民观察团探访最美文化场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