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朝鲜半岛的战火依旧蔓延,华川与铁原,这两个鲜为人知的战场,成为了改变战局的关键节点。1951年5月,朝鲜的华川战场,美军为推进战线,集中力量发起猛烈攻势,志愿军58师,正担负着重任——死守华川,阻止美军通过此地,确保其后续部队能够顺利撤退。
没有炮兵没有防御工事,用一个师的兵力拿下联合国军三个师,直接拯救了十万志愿军,这场战争时什么?没想到美军新的指挥官李奇微,竟然找到了我军的漏洞,就是后勤补给能力有限,一般情况下,只能坚持一周的时间,所以看到我军有撤退迹象,李奇微就下令进行反攻,他试图趁我军资源最少的时候进行攻击。
1951年5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8师打响华川阻击战,与数倍于己的“联合国军”血战13个昼夜,死死扛住了敌军10个团近3万人的轮番冲击,以伤亡2700多人的代价歼敌7400余人,圆满完成作战任务。
本文我要引用的第一段话,会让我们中国人无法接受。范弗里特说:“在东部前线发动进攻会让美军付出很大伤亡,而所得到却只是一些土地。在西线发动进攻虽然比较容易,但会使美军进一步暴露给敌人,容易遭到敌人的进攻。”
美军认为:“The Fourth Field Army, commanded by Lin Piao, was the strongest, and its XIII Army Group included armies honored for past achievements with the title of “iron” troops. The Third Field Army,commanded by Chen Yi, was not particularly strong as a whole, but its IX Army Group included at least one army considered to be a crack unit.”
这是美军在朝鲜战场最接近胜利的一次战役,双方战斗的惨烈程度甚至超过了长津湖战役。美军战史把这个地方叫作地狱山,原本稳操胜券的李奇微,最终不得不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因为美军做梦也想不到,志愿军可以为了掩护兄弟部队的突围主动赴死。
在美国军史学家艾略特.A.科斯以及约翰.戈奇共同编写的《军事不幸·败战剖析》中,他们指出,美军之所以在朝鲜战场遭遇那么大的军事灾难,很大程度就是低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力,认为他们远远不如朝鲜人民军,只能和韩军相比。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部队中最狼狈的是二次战役中的美步兵第二师,最倒霉的是美二师第三十八团,继二次战役在挞刑公路被围歼后,好不容易从美国内和欧洲抽调后备兵员补充,在第四次战役的横城反击战又再次被歼灭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