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期的“唱片公司”系列台湾篇,介绍过滚石和飞碟。今天,分享83年成立的“蓝与白”,创办人是原任职歌林的高耀栋及其同事黄介英。第一次认识蓝白唱片,是85年的《明天会更好》,歌曲主创虽来自滚石和飞碟两大阵营,但唱片却交由它们发行。
听了这么多年的港台流行歌,谁是带我推开这扇大门的“引路人”?现在回头想想,应该就是从84年张明敏登上春晚舞台的那一晚开始的。也因为他的关系,那一年我接触到了第一个港台唱片公司,它就是1973年邓炳恒创立、第一家在内地发行磁带的香港永恒唱片。
前期“唱片公司”巡礼系列的开篇,介绍了台湾滚石唱片,今天转到香港,从EMI开始。其中国公司最早是由1908年法国人乐浜生在上海建立的“柏德洋行”发展而来,1909年开始灌录唱片,1917年设立中国首家唱片制造厂,20年代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唱片公司。
1滚石唱片,成立于1980年,是全亚洲最大的唱片公司,以制作音乐专辑为主,合作过的歌星有周华健、张震岳、曹格、徐怀钰、潘越云、李宗盛、罗大佑、赵传、张信哲、辛晓琪、林忆莲、伍佰、陈淑桦、刘若英、任贤齐、莫文蔚、成龙、杨家辉、杨紫琼、张国荣、齐豫、齐秦、梁静茹、徐怀钰、周华健、黄鸿升等人。
1982年底,吴楚楚与彭国华从滚石唱片出走,创立飞碟唱片。1991年,华纳唱片开始部分收购飞碟唱片。1993年,华纳基本完成对飞碟收购。1995年,该公司原班人马几乎全部离开飞碟,华纳完全并购飞碟。至此,惊艳了一个时代的飞碟唱片彻底淡出歌迷视线。
在世界流行乐坛,能做成百年豪门的唱片公司不多,而百代唱片就是其中之一。上世纪20年代,法国百代在旧上海开埠,几乎贡献了上海滩的一大半原创音乐。解放前夕,百代搬家,一部分去了新加坡,一部分到了香港,另外一部分留在内地,而去往香港的百代部分,是精英最多的分支。
说到香港乐坛的唱片公司,除了宝丽金之外,另外一家不能忽视的唱片公司就是华纳唱片。同为当年的国际唱片巨头,华纳进入香港比百代、宝丽金和索尼(新力)晚了好几年,但开张营业之后的香港华纳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后来隐约有与宝丽金分庭抗礼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