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月13日电(郭天奇)年轻人下班之后都去哪?有人选择叫上几位好友聚餐,有人选择独自“窝”在家中享受个人时光,也有人选择逛街与购物……如今,多地的多家中医院开设了推拿科夜门诊,一部分“佛系”年轻人将在推拿科夜门诊“组团”按摩当成了下班后的新选择。
“孩子之前经常因感冒发热请假,没想到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这个月竟然在幼儿园拿到了满勤!真不容易!”张先生满怀激动地说。东营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及儿童推拿门诊的医师们凭借其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显著的治疗效果,赢得了患儿家长的高度赞誉。
感冒频发、脾胃虚弱、便秘、消化不良……孩子的这些症状牵动着父母的心。面对抵抗力差,频繁感冒、咳嗽的孩子,很多父母束手无策,倍感焦虑。如何提升孩子的抵抗力呢?当孩子生病时,除了打针吃药,还有其他选择吗?小儿推拿门诊。
为切实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满足患者多元化的就医需求,解决居民夜间就医问题,清徐县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推出夜间门诊,实行“白加黑”“健康不打烊”的门诊服务模式,开设小儿推拿门诊、成人推拿门诊、夜间诊疗咨询,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优质的诊疗服务。
来源:【浙江融媒体】“因为工作时间要一直久坐,坐姿也有些问题,导致腰不太好,严重的时候痛到直不起来。”30岁的陈女士从事电商工作,她每周都前往五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午间中医理疗门诊,趁着午休时间治疗腰椎疼痛。闭上眼睛躺一个中午,醒来时,倍感浑身通畅、神清气爽。
当年轻人“组团”去中医推拿科1月2日,浙江省中医院推拿科夜门诊的候诊区,坐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其中年轻人占大多数。据了解,当日推拿科夜门诊的挂号数超过了100号。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摄1月2日,浙江省中医院推拿科夜门诊诊室,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推拿治疗。
一推一拉,一来一回,循环往复的手势是他们日常的操作,一招一式,一张一弛,是患者与医生的联系,绵绵不绝。在“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娄底市中医医院推拿科,患者及家属与医生唠着家常,诉说着最近身体的不适,医生熟稔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倾听着他们的困扰,为他们选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小昆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丁氏推拿”专病门诊日前开诊,从此,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级非遗“丁氏推拿”团队专家的诊疗服务。开诊当天,丁氏推拿流派主要传承人孙武权带领小昆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人员,一起为前来就诊的居民服务。
新京报讯 据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消息,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服务品质和精准度,更好满足就医需求,石景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开设夜间推拿门诊服务(周一到周五18:00-20:00),切实破解“上班族”“上学族”白天没时间到院诊治的难题。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12月25日晚,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探访了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门诊。记者注意到,相较于其他诊室,推拿门诊显得更“热闹”了些。在夜间门诊诊室内,已经有患者趴在治疗床上开始理疗,其中几乎都是“80后”“90后”。
8月1日,从烟台高新区获悉,为解决群众多元化的就医诉求,满足群众“白天上班晚上看病”的错峰就医需要,烟台高新区卫健局以“医心为民 健康高新”为引领,统筹协调高新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今年夏天特别开设“中医夜间门诊”,为更多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嘉定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在社区设置中医专病专科门诊,积极推进“一社区一流派一特色”建设,同时与二三级医院建立医联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都有哪些绝活?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张弛 董贻奇“年纪轻轻的我,居然爱上了推拿!”“下班以后过去推一推,太香了!”……中医养生的“风”,最近刮到了浙江省中西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仁爱旧址旁的仁爱名医馆。这里晚上灯火通明,医生说,前来就诊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轻人。
步行5分钟,就能在社区里接受中医特色诊疗是什么体验?今年,嘉定区共有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上海市中医药特色巡诊社区卫生服务站市级验收,快来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吗?9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驰社区卫生服务站看到,中医元素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