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新春佳节,年味便在中国人的心中流淌,仿佛能穿越千山万水,与家人团聚,共享温暖时刻。此刻,花垣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满满的“年味”扑面而来!花垣的年,是热闹的年集,是舌尖上的美味,是传统年俗的传承,更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你在寻找一个特别的春节,我们在花垣等你。
“未曾过年,先肥屋檐”。随着腊月的到来,许多家庭的阳台与屋檐开始挂起各式各样的腊味,如腊肠、腊肉、腊鸭和腊鱼等。在阳光与寒风的共同作用下,这些腊味逐渐散发出令人回味的独特香味。它们不仅是春节团圆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更是无数游子心中难以割舍的乡愁。
湖南人的春节,少不了一碗剁椒鱼头,辛辣与鲜香交织在味蕾。它不仅是一道令人垂涎的美味,更是湖南饮食文化的非遗瑰宝,承载着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与历史底蕴。剁椒鱼头又名“鸿运当头”或“开门红”,其名称本身就蕴含着美好的寓意。
2024年12月4日,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为了迎接首个“非遗”春节,湖南株洲各县市区围绕非遗推出了庙会、市集、演出、展览、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带领广大市民游客解锁非遗春节新体验。
【编者按】一个身影,诉说几许人生;一片土地,承载多少回忆;一段故事,映射时代轮廓。归乡时节,回望与展望交织。红网时刻新闻特别策划2025“新春‘椒’响曲”蛇年特辑。今天,让我们跟随湖南女子学院文宇苗同学的脚步,走进无数打工人的“第二故乡”。
原标题:【锦绣中国年】湖南:年味大餐暖人心【锦绣中国年】湖南省长沙县各个镇街在这个春节,火红热闹、喜庆十足,一系列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把大家聚在一起,感受新潮年味。“这条龙好甜呀,金灿灿的,我都舍不得吃啦。
红网时刻新闻1月14日讯(通讯员 李科 何洪海)当日,湖南省资兴市开展迎新春年俗文化体验活动,当地50余名小学生走进资兴市五岭农耕文明博物馆,学习体验做套花、抖糍粑、炸糕皮等春节习俗,感受浓浓年味。1月13日,在湖南省资兴市五岭农耕文明博物馆,工作人员指导学生手工制作套花。
红网时刻新闻1月15日讯(通讯员 刘贵雄 陈祉凝)1月14日,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书法家协会和汉服协会在骥村镇陆家村文明书院举行传统习俗迎新春活动,汉服爱好者和书法爱好者与当地群众在文明书院一起挂灯笼,写春联送福字,共迎新春佳节。
来源:新华网 临近年关,湖南江永民俗文化街内热闹非凡,写福字、织锦带、做糍粑、炸粿子等迎新春活动,为市民和游客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江永女书写祝福街边,女书传承人们热情地向市民和游客们展示女书书法,书写了一幅幅寓意吉祥的女书作品,赠送给过往的市民和游客。
央广网邵阳2月4日消息 新春至,年味愈浓。日前,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兴隆街道观音塘社区居民们欢聚一堂,一场其乐融融、温馨热闹的迎新春邻里聚会在这里上演——居民们争相体验磨豆腐、炸豆腐、包饺子、腰鼓舞等传统民俗活动,凝聚“清合力”,品味舌尖上的中国年、感受民俗里的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