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经历过大便出血的症状,但大多数人都不重视,认为是上火或痔疮造成的。据市七院胃肠道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程云介绍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的大量摄入,大肠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红网时刻新闻3月15日讯(通讯员 舒丽)当大便出血时,很多人会以为是上火了,只是小毛病。其实,大便出血除了可能是上火导致的,还有一些疾病也可引起。因此,如有大便出血的情况,应引起重视,不可掉以轻心。那么大便出血可能是哪些疾病呢?
很多人都有过便血的经历。便血是肛肠疾病一种常见症状,但却隐藏着危险信号,一时疏忽可能埋下隐患。专家提醒,肛肠疾病种类多,且初期症状相仿,容易混淆而被忽略,若没有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可能产生误诊、漏诊,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
近段时间气温骤降,不少市民出现口干舌燥、上火现象,更有不少人在如厕时发现有大便带血的情况,往往误以为是上火,但吃了降火药后便血始终不见好转,甚至还并发大便干结、便痛、瘙痒等症状。其实,冬季出现便血并非单纯的上火造成的,拖延治疗只会使病情严重,千万别期望通过降降火让痔疮不治而愈。
红网时刻3月3日讯(通讯员 舒丽)最近,长沙的廖女士早上起床上厕所发现大便上有血,但是在排便过程中没有疼痛的感觉,她很疑惑,难道自己是上火了吗?抱着这样的疑问,她在网上搜索了便血的原因,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原来有那么多疾病可能导致大便出血。
曹培华 主任医师 天津欧亚肛肠医院院长 便血肠镜检查中心主任“冬季寒冷干燥,来院就诊的便血患者也明显增多了。很多人在最初出现便血的时候并不在意,以为是“上火”所致,但反复不见好之后,才来医院就诊。但事实上,便血通常是身体在向你发出预警信号。
不少人会在排便时发现大便表面有少量鲜红色血液,或是排便结束擦拭时发现纸上有血迹,有时候还可出现排便过程或排便后鲜血滴出或喷出。但多数人都会认为是上火、痔疮在作祟,殊不知,这种自以为是、司空见惯或许就会有意外发生。
深圳都市报讯 为呼吁市民读者重视肛肠健康,配合肛肠疾病防控工作,深圳肛肠疾病防治中心举办的“首届秋冬肛肠健康惠民普查”开展一个月以来,累计超过近1000位市民报名参检。通过筛查发现,八成参检市民已进入肛肠疾患重灾行列,且多因便血不受重视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