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是国际聋人日。“婴幼儿耳聋以遗传为主,多为先天性外耳、中耳的畸形,例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或鼓膜、听骨、蜗窗、前庭窗发育不全等。成年人耳聋以突发性为主,主要原因为精神压力大、睡眠质量不佳。老年性耳聋是与年龄相关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病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加重,甚至导致全聋。
来源:【重庆日报网】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西南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钟诚教授提醒,近年来,青少年听力障碍患者明显增多,主要原因在于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以及错误的掏耳习惯。以该科室为例,在每年接诊的1万名患者中,青少年患者约占了一半。
义诊现场。西南医院供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林红 通讯员 黄琪奥)“医生,快帮我看一下,我怎么突然耳鸣了。”3月2日,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耳鼻咽喉科义诊现场,家住沙坪坝的刘欣(化名)因突发耳鸣症状,向坐诊专家求助。“你耳朵没什么大问题,不过平时要注意少戴耳机。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通知,决定2024—2027年在全国组织开展老年听力健康促进行动。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听力健康已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老年人如何看待听力健康?听力出现问题怎么办?
来源:【大河健康报】记者 杨璐听力健康是保障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的重要基础。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和《中国听力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测算,我国约有1.2亿老年人患有听力障碍、听力受损。《柳叶刀》2024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听力损失是可能导致痴呆的独立风险因素。
很多人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刻:突然间,周围的一切声音都变得模糊,听力好像被关掉了一样。然而,就在大家惊恐地以为自己听力出问题的时候,听力又突然恢复了。难道短暂的听力消失只是错觉?山东省耳鼻喉医院专家提醒,别着急,以下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听力时好时坏的情况出现。
短时间的暴露于噪声环境会造成暂时的听力下降,但这种听力减退一般可以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我们人耳负责感知声音的细胞被称之为耳蜗毛细胞,单侧耳的毛细胞数量仅有约15500个,而这个毛细胞一旦受损是无法再生和恢复的,也是因此,我们的听力一旦受损,无法恢复。
阅读提示长时间在噪声中工作可能导致听力损失,预防减少职业性噪声造成的听力损伤,需要提高劳动者听力健康意识,用人单位应依法落实相关预防要求,完善职工劳动保护机制。“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听力可能逐渐下降,但早期很难被觉察,等听力损失积累到一定程度了,听力损伤往往已经不可逆了。
三岁小女孩,连续两天半夜突然坐起来说:“妈妈妈妈,有人在扫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孩子是患上了分泌性中耳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王小亚表示:这种疾病,约9成学龄前儿童都至少患过一次,症状不明显,却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