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医保局网站发布《关于规范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疾病医疗服务项目支付范围征求意见的公告》,拟明确:门诊特定疾病包括肾透析治疗、肾移植术后的抗排异治疗、癌症病人的门诊放疗化疗和镇痛治疗、糖尿病、肺心病、红斑狼疮、偏瘫、精神病、肝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血友病、癫痫、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
是不是只要有医保卡,只要有医疗需要,都能享受医保政策呢?[what][what]有些网友身体倍儿棒,从来没有住过院,从来没有使用过医保卡,所以不了解医疗保障政策具体是如何惠及大众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最基础的社会保障之医保知识点-起付线!
央广网天津12月2日消息记者从天津市医保局获悉,天津市医保局日前发布了《关于发布2023年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起付标准的通知》,《通知》进行了政策背景介绍,并明确了2023年度职工医保门诊起付标准,公众于12月8日18:00前可提出修改意见。
1月23日,天津市第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参会的市人大代表、天津市海河医院呼吸科党支部书记、科教科科长、呼吸科副主任于洪志表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亲身体会到医药卫生服务保障不断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也进一步扩充,进一步提升门急症就医报销比。
天津北方网讯: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意见》,今后扩大居民医保门诊报销范围,并调整门诊报销起付线。参保城乡居民到实行公立医院改革的二级医院就医发生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居民医保报销范围,年度内起付标准为500元、最高支付标准3000元,报销比例50%。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10月起,天津市将把参保人员当年个人账户的70%按月划入社会保障卡,参保人员可通过社会保障卡的金融功能自主提取现金。参保人员因患重病住院,年度内医疗费用超过5万元的,可申请将个人账户余额一次性提取,用于补偿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3月1日起,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启用,119种药品被新增进入目录,29种调出,门诊特殊疾病达到17种,北京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等参保人员的看病负担将进一步减轻。“全院信息系统已顺利切换完成,患者可以到医院一楼大厅的医保咨询窗口了解最新情况。
为做好2022年度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10月19日,天津市医保局、市人社局、市税务局、市教委印发《2022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宣传提纲》,2022年度,天津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范围、缴费标准、登记缴费方式、报销待遇、异地就医管理等情况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