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期盼已久的新年即将到来,虎年即将过去,春节期间,每个地区的大街上都洋溢着非常热闹的氛围,春节的到来就预示着旧年过去,从广义上说,春节开始的时间大约是从腊八节开始,或者是从小年开始一直到转过年来的正月十九。
马上就要过年了,从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有哪些习俗讲究吗?民间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过年歌》: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饺子,大年初一蹶着屁股乱作揖。
一说到春节,咱们都知道要贴春联、吃年夜饭、给压岁钱、还要放炮。那你们知道春节为什么会有这些习俗吗?今天就来带着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春节习俗的小知识吧!一、春节春节是中国农历的新年,俗称“新年”“新岁”“岁旦”等等,又称“过年”。
春节习俗春节,民间俗称过年。民国时期,春节祭祀及娱乐活动自腊月中旬起。腊月十六敬土地,祈求保护一方平安,五谷丰登。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送灶神。从腊月十五到月末自择一日,全家团聚,并邀请至亲好友,举行家宴称为“团年”。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日,贴门神、春联、挂红灯笼。当晚全家守岁。
春节习俗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岁旦、大年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是汉族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