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正月,清军在西域的最高指挥官、定边将军兆惠率领富德等部清军在叶尔羌城外之通古思鲁克大破大小和卓(波多尼都、霍集占)联军,彻底扭转了南疆战局。通古思鲁克之战后,波多尼都和霍集占不敢再与清军野战,只得退守喀什噶尔(今喀什),以避清军锋芒。
上一章回顾:大顺帝国——第二十七个东亚第一强国。从后金立国、顺治入关、康乾盛世、嘉道中衰、同光中兴到宣统退位,大清近三百年的时光不仅见证了海权国家逐步压制陆权国家的侵略进程,更是见证了工业国家全面碾压农业国家的改革篇章。
在之前的《富察氏世系》系列文章中,曾经为大家加以叙述过——米思翰幼子、前察哈尔总管李荣保除了生育有两个女儿以外,还生有九个儿子,即——长子广成、次子傅清、三子傅宁、四子傅文、五子傅宽、六子傅新、七子傅玉、八子傅谦、九子傅恒。
呼尔满大捷后,清军一举扭转南疆战局,富德与兆惠合兵一处,黑水营之围亦解,南疆的清军实力为之一振,反观和卓叛军,他们以数万之众围困兆惠3000人,百日而不下,又在呼尔满之战中,被富德率领的清军重创,5000名最精锐的叛军主力伤亡殆尽,叛军士气跌落,双方攻守易形。
乾隆二十四年闰六月二十八至七月十一,在短短的十三天之内,定边右副将军富德、巴里坤办事大臣阿里衮、参赞大臣明瑞、阿桂等清军将领率军登上了白雪皑皑、人迹罕至的葱岭,追击占据南疆反叛作乱失败后仓惶西窜的回部叛军首领——大小和卓,并连续进行了‘霍斯库鲁克之战’、‘阿尔楚尔之战’、‘伊西洱库尔淖尔之战’,击溃了叛军主力,大小和卓仅以身免,率家眷奴仆等三四百人狼狈出奔至巴达克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