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语言类节目总是备受观众期待,《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致敬春晚”第四季之“乡音乡情”,演员李琦、相声演员大兵和2008年、2011年、2021年央视春晚总导演陈临春、多届春晚总策划、总撰稿秦新民带您一同回忆那些因为家乡话而被观众喜爱的语言类节目,共同向春晚致敬。
长沙塑普登上春晚,对口白话《“骗”“假”不留》太抽象了!徐浩伦和谭湘文这对喜剧新人在春晚舞台上演绎骗人现场,揭露骗子的荒唐伎俩!希望2025年,骗子都能片甲不留!©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每年春节,春晚是重头戏。不知不觉,春晚已连续举办了38个年头,回顾历届春晚那些经典之作,满满都是回忆。1983年春晚的首次记录普遍认为是在1983年,那年的晚会还没有专业的主持人,赵忠祥当时只是充当一个简短的报幕员的工作。
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语言类节目总是集中了观众们最多的期待。不管是相声还是小品,金句密集的包袱夹杂着各地方言,逗得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带来了“家的味道”。那么,近40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那些曾逗笑我们的诸多作品里,有你熟悉的家乡话吗?
央视春晚已经落下了帷幕,不管今年虎年春晚节目质量如何,但是关于春晚的收视率有点意思。根据最新的收视情况可以看出收视率最高的地方集中在东北地区,黑龙江、辽宁和吉林的收视率超过了80%,为什么东北人民对春晚热情这么高涨呢?
以前有种说法:赵本山的小品,是丑化农民来搞笑的。说这话的,可能只看过《卖拐》之后的小品。实际上,赵本山的表现方法,更接近于:“先将农民塑造成可笑但淳朴且政治正确的姿态,然后,去反讽一切有道貌岸然嫌疑的对象”。或者直白点:“我装个傻,显得淳朴,好显得你特别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