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初,由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在战场上使用了细菌武器,其中有很多携带病毒的昆虫进入我国东北地区,多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因此在195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
《遥远的乡愁》之187“人与老鼠的‘战争’”系列之二小时候,在孩子们给老鼠“点天灯”,遭到大人的呵斥后,孩子们想想也是有道理的。在大人们的“棍棒教育”下,孩子们也明白了不能这样给老鼠“点天灯”。但是,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老鼠比人类在地球上早出现约3000万年,它伴随人类延续至今,人类却始终无法将它们赶尽杀绝。老鼠的骨骼与人类极相似,基因约90%与人类相同。约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时,对哺乳动物而言,仅有一种叫类老鼠(古中兽)的动物存活下来,成为后来胎盘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也包括人类。
那是一只小母猫,我们没有给它取名字,它挺乖的,而且也勤快,自从养了它,家里也少有老鼠走动的声音了,南方这种木房,最多防点小雨,大雨防不住,大风挡不住,就连老鼠也是随便进进出出的,有些拐角也放了老鼠夹,偶尔也能夹到一两只,但是作用不及猫,我还记得有时候老鼠夹夹到了老鼠,老爸却不当场
抓住一只强壮的公老鼠,在屁股眼儿里塞进去三个黄豆,再用针线把屁股眼儿缝住后,放走老鼠,然后这个老鼠就会咬死其它的老鼠,达到灭鼠目的。这个灭鼠高招,据说是三十多年前专家支的招。我一直纳闷?这个高招是哪个专家发明的?这个专家又是怎么想出来的?
农民灭鼠能手赵生成 农民灭鼠能手赵生成 塞外春迟,四五月之交才杨柳垂丝。春苗田里,一只黄鼠大啃大嚼,横冲直撞。一会儿,那些翠绿的嫩苗便秆折叶落,在阳光下蔫死一片。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吱吱”的叫声,这黄鼠如离弦之箭,循声奔去。
和平给老爷子找台阶下:“爷爷这种热情是好的,他执着!”所有人当然都得参加:“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一律参加!”当然也顾不上吃饭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嘛!啊,男子打仗在前线,女子送饭到田间!”当然,终究是喜剧,得有个喜剧结尾。
有很多人认为“除四害”活动,是1958年跃进时期的产物,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在哪个时期,老鼠才真正的是人人喊打,人们唱着《除四害》歌曲,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不听的怕打苍蝇,追赶老鼠、麻雀,大家试想一下,几亿人口齐动手,对于四害来说,可谓是灭顶之灾。
但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应该都经历过这场轰轰烈的全民运动,男女老幼齐上阵,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把“老鼠、苍蝇、蚊子、麻雀”当成了人民的公敌,这场举全国之力的爱国卫生运动,一度上升到卫生领域的全民战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