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得了脊柱侧弯,如果没有及早干预,有可能发展到需要手术的地步,给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近日,杨军林教授受上海教育电视台老年居家康复护理节目《银龄宝典》邀请,向大家介绍老年人脊柱侧弯如何早发现、早介入、早治疗。● 老年人发生脊柱侧弯会带来哪些危害?● 为什么女性发病率更高于男性?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欣宇 通讯员 周晋安“国际通用标准建议40°以上的脊柱侧弯患者建议手术治疗。但如今在科学专业的医疗帮助下,脊柱侧弯在40-60°的患者实际上也可以免于手术,进行形体锻炼治疗就能恢复。
中华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小儿脊柱学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儿科学院脊柱侧弯研究中心主任、新华医院小儿脊柱中心主任新华医院杨军林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学认识脊柱健康非常必要,有些青少年错过最佳干预时机,非常可惜。
今天,小苗和大家分享的保守治疗故事是:差点错失保守治疗机会的小钟。小钟虽是轻度侧弯,但她年龄12岁,Risser征0级,脊柱侧弯进展加重的风险非常大,新苗医疗团队建议小钟及时干预治疗,减少侧弯加重风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黄心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5月21日是世界脊柱健康日。近日,“关注青少年脊柱,健康科普公益行”——中山三院脊柱侧弯中心成立三周年暨新苗公益十三周年患友会活动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简称“中山三院”)举行。义诊现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翁子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5月21日是世界脊柱健康日。近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简称“中山三院”)和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呵护脊柱健康,挺起少年脊梁”——天河区学生脊柱侧弯专项筛查活动在穗启动。义诊现场。
春节结束,新的学期又开始啦!各位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之外,也别忘了关注孩子的脊柱健康。特发性脊柱侧弯多发于10-18岁的青少年人群,如果得了脊柱侧弯,轻者可能影响脊柱健康,重者可能导致胸腔或腹腔容积减小,引起脏器功能障碍等。
SMA(脊髓性肌萎缩症)脊柱侧弯诊治中心在新华医院率先成立。 新华医院供图中新网上海2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SMA(脊髓性肌萎缩症)脊柱侧弯诊治中心(下称:诊治中心)率先在上海成立,诊治内容覆盖SMA患者的全诊疗周期以及全生命周期。
今年2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罕见病日。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连最普通的翻身、抬头、爬行、坐稳都难以实现,随着病情发展,身体功能还会不断弱化,脊柱不断弯曲,甚至最终影响吞咽和呼吸。他们是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也被称作“松软儿”。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植入“生长棒”之后,脊椎侧弯从69度被纠正到了10度,8岁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维洛(化名)体会到身体坐直的快乐。2月26日,国内首家SMA脊柱侧弯诊治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成立。
日常门诊中,经常有家长诉说自己以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脊柱侧弯,也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孩子会得这种病,导致孩子一检查就发现角度已经很大了。今天,小苗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脊柱侧弯的相关知识,希望各位家长和孩子可以加强对脊柱侧弯的认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2月9日电(记者 龚雯)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获悉,一名14岁印度少年患上极为罕见的“僵人综合征”——抗甘氨酸抗体阳性的进行性脑脊髓炎,脊柱侧弯几乎对折,严重影响心肺功能。他曾被多个国家医院拒诊,最终跨越千里,来到中国上海至新华医院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