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打赌,不管你可以说出多少个,但前三个名字里面一定会有“文天祥”,因为他实在是属于那种已经刻入到华夏民族群体记忆中的英雄人物,特别是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同样也是能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感到荡气回肠的千古名句。
南宋丞相文天祥的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珠江是指西江、北江、东江三江及其支流,其中西江最长,约2400千米,上源是南盘江,与北盘江汇流称红水河,与柳江汇流称黔江,与郁江汇流称浔江,与桂江汇流称西江,与北江汇流后有多条岔流入海,这些岔流都属珠江。
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自古以来民族英雄,皆为悲壮殉国,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同均是为国为民而肯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其壮烈情怀均与这两句诗的诗意吻合,本文主要是对民族英雄文天祥,进行讲述,这首诗你会背诵吗?
一桥卧虹,伶仃洋不再“叹零丁”半月谈记者 王浩明“沧溟飞越御风行,秋水长天一色青。破浪何须说惶恐,望洋不复叹零丁。八仙过海寻常技,三地呼朋咫尺灵。百里卧虹鸥引路,叫声直送九霄听。”这首七言律诗是当代一位诗人对港珠澳大桥的咏赞。港珠澳大桥宛若一道彩虹,横跨伶仃洋的碧波之上。
作者:梁旭(新华社广东分社摄影记者)伶仃洋位于广东珠江口之外,是珠海、澳门与香港新界一带的海面。700多年前,爱国诗人文天祥曾写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诗句。180多年前,伶仃洋又目睹了广东军民反抗英殖民者与鸦片贸易的斗争。
1041平方公里的伶仃洋(零丁洋)见证着中国800年的历史沧桑。1278年,宋端宗去世,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张世杰等人拥立赵昺为帝,并逃往崖山,南宋最后坚守的一个据点。同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海丰五坡岭抗击元军兵败被俘,元军元帅张弘范将文天祥拘于船上,过零丁洋,挟文天祥围崖山。
《过零丁洋》这首诗,是南宋丞相、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公元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元将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仍然在抵抗元军的宋朝余部张世杰等人,文天祥不从,故此写下这首诗《过零丁洋》以明志。
南宋丞相文天祥的 《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震铄古今的诗,演化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气节符号。由于这首荡气回肠的诗,零丁洋和惶恐滩声名在外。相比伶仃洋为人熟知,惶恐滩却鲜为人知,它除了留下文字的记忆外,已经不见踪迹。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南宋政治家文天祥如果今朝再写《过零丁洋》,叹的不是国家危难,而是叹国富民强。4月28日10时,由在渝央企、中交二航局二公司参建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合龙,标志着项目桥梁工程实现全线合龙,再次创造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