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8月24日,位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的法门寺古塔,在多日的狂风暴雨后,终因支撑不住本已倾斜的塔体,其半边垮塌,而另一边则顽强的存续下来。用现如今的话来说,法门寺古塔妥妥地成了一处“危建”。在其后的5年中,相关方在修复还是重建中反复论证,最后重建的意见占了上风。
法门寺距西安120公里,相传建于汉代的桓帝和灵帝之间,最兴盛的时候是唐朝,毕竟,那是一个万国来朝的时代,对于佛教来说,那也是一个黄金发展的年代,法门寺能在那个时期走到最顶点,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太意外的事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博物馆在青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在喜迎二十大之际,青岛市博物馆联合法门寺博物馆共同举办“溢彩奇珍——法门寺地宫的惊世宝藏”特展。
视频|穿越千年,“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特展”在莞开幕霓裳羽衣,钟鸣鼓乐!国际博物馆日的东莞市博物馆,一条“大唐西市”韵味十足,带领市民遥看千年古国,游走进历史长河,用60件精美展品,讲述了一起梦回长安的穿越故事。
1994年8月3日,在法门寺地宫及秘藏珍宝发现七年之后,新华通讯社又向全世界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今年3月以来,陕西扶风法门寺博物馆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佛教协会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吴立民、丁明夷、韩伟、许力工等人,五次聚会法门寺,对法门寺唐代地宫文化序列和内涵进行了多学科专门研究。
自法门寺地宫开启后,2000多件珍贵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更为后世者铺开了一幅鲜活生动的盛唐画卷。而法门寺地宫的考古发掘过程,更是颇有些传奇与惊心动魄。法门寺地宫究竟是怎么被发现的?地宫门一开,里面又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