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卖的盛行和家庭聚餐的增多,隔夜菜似乎成了生活中的常客。但是,有专家指出,隔夜菜一定要在24小时内吃完,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科学依据?隔夜菜真的有那么可怕?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隔夜菜一定要在24小时内吃完呢?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食物安全和食品卫生。
近日,有自媒体谣传“自3月1日起,可以吃蛇了”,也有多个自媒体推介加工销售以蛇为食材的菜肴,引发一些餐饮企业和网民的关注,纷纷致电保护部门咨询:到底蛇能不能吃?对此,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表示:蛇类是不可以食用的!
近日,“8种药不能吃了”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传播尤其受各种“育儿群”“家长群”里的网友关注因为很多药都是常见儿童感冒用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记者求证发现,这条消息是真的,出处是11月15日《国家药监局关于注销小儿酚氨咖敏颗粒等8个品种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2021年 第138号)》 (以下
流言“‘最新研究发现:砂糖橘不能吃了’”今天微博一条关于“砂糖橘真的不能再吃了”的消息“炸”了,消息称,《自然》上有研究表明:果糖会促进肿瘤生长,而砂糖橘中含有大量果糖;并且现在种植的砂糖橘是打了脱酸剂增甜,这种物质是含有重金属的致毒性物质。
12月24日,据上海网络辟谣:最近,一条关于“砂糖橘真的不能再吃了”的消息引发关注。该消息说,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一项研究发现膳食果糖会在肝脏里代谢转化成肿瘤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会促进肿瘤的生长,水果里的果糖在滋养癌细胞。
大白菜是冬季最常见的蔬菜之一,价格便宜、口感佳,深受人们喜爱。大白菜的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然而,很多消费者对于大白菜的黑点现象感到疑惑,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农药或化肥的使用有关。那么,冬季吃大白菜时,应该如何挑选呢?
冬天,砂糖橘和耙耙柑等柑橘类水果广受欢迎。特别是砂糖橘,很多人能一“炫”一大筐,根本停不下来。然而,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些说法“砂糖橘含大量果糖致癌”“耙耙柑打了退酸剂,不能再吃了”。这让不少人恐慌和担忧,究竟是不是真的?砂糖橘含大量果糖致癌?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近日,一条题为“青岛海鲜不能吃了”的帖子在某网络平台发布引发网民质疑发帖者称“大概上个月,看到有几个专业测试海水的人,在青岛栈桥附近用专业仪器检测了一下海水。他们说检测数值超标,核污染已经抵达青岛了,侧面告诉你海鲜不能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