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文明北京”可以订阅哦!最近几天,一提到“五福”,很多人脑海里马上闪现出的是:尤其是“敬业福”,真的是朝思暮想啊……然而,传统文化中经常出现的“五福”究竟指是的什么呢?又是源自哪里呢?“五福”这个名词,源于《书经.洪范》。
“五福”这个名词,源于《书经·洪范》,现在已是家喻户晓。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从字面理解,五福,就是五种幸福或者五种福气,那么为什么一定是五种,而不是一二三四或者六七八九十呢?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究竟是哪五种福。
五福《尚书·洪范》中邮五福最初的解释:长寿、富足、康宁、有德、善终不横夭。精通音律的东汉琴家桓谭在他的著作《新论》中也提到了五福:长寿、富足、尊贵、安乐、多子孙。由此可以看出,五福的含义中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尚书·洪范》中载明:五福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长寿是一切福的基础,人要有责任和道义担当,需要完成赡养父母、教育子女的任务就必须活到足够的年纪,爱护自己,养好身体,争取长寿,是人生第一要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蝙蝠是好运和幸福的象征。人们用五只蝙蝠代表“五福”,祝福别人“五福(蝠)临门”。那“五福”是什么呢?“五福”出自《书经》的《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