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国,辽宁省沈阳市人,1941年出生,出生时正值日本占领东北期间,家庭贫困,父亲又去世的早,由母亲拉扯他们四兄弟长大,孙玉国是4个兄弟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最聪明的一个,从小就非常懂事,孝顺母亲,帮助母亲分摊干一些家里的活计。
戎马一生在安徽金寨县南溪镇的一个贫苦农家,1916年的秋天迎来了一个男婴的啼哭,父母给他取名肖全夫,但是生活的重担压得这个家庭喘不过气来,贫穷如影随形,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证。家境贫寒并未阻挡肖全夫求学的脚步。在父母的四处奔走下,九岁的他终于有了读书的机会。
目前公开资料显示的总计伤亡数字,我军阵亡71人,苏军伤亡约230余人。有些读友看到有些苏军公开资料显示仅仅3月15日的第二次冲突,苏军伤亡只有60人,而我军伤亡就达到800人,其实这些资料都是苏军的一家之谈,难以让人信服。
在共和国的开国中将中,有四位姓曾的将领,他们分别是曾思玉、曾泽生、曾国华与曾绍山,他们都为共和国的创建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曾绍山,建国后还参与指挥了两次对外战争,即抗美援朝战争与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曾绍山将军。
忆217团一营参加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一一原陆军第68师副参谋长王生远▲王生远在珍宝岛防炮坑道前留照1960年,我从黑龙江省伊春市参军,来到了陆军第23军第73师217团服役。1965年4月,73师改为黑龙江省军区独立师,217团改为独立第一团。
1938年,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了中华大地,在山西太行山的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一位年轻的学员正聚精会神地练习射击,他手中的“三八大盖”仿佛与他融为一体,枪声响起,弹无虚发,百步穿杨对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他,就是萧全夫,一个注定要在战场上书写传奇的名字。
中苏边境之争,已经是历史遗留的问题,直到1969年爆发了珍宝岛战役。中苏边境是历史遗留问题,珍宝岛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只不过从鸦片战争结束后,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看到了中国这个大国,他们都想来分一杯羹。
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中二等功臣、曾被誉为钢铁战士,原23军67师201团政治处副主任蔺庆春战友,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3月21日晨6点零3分在大连与世长辞,告别仪式于3月23日早6:40在大连殡仪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