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75岁的杨奶奶在外院确诊为“耳石症”,接受手法复位及药物治疗后,眩晕症状得到很快缓解,天旋地转、恶心呕吐也随之消失。然而,次日杨奶奶在走路或转头稍微快一点时,感觉重心不稳,且伴有头部昏沉不适。这可苦了杨奶奶,她整日在家不是坐着就是躺着,不敢外出,也不能带孙子一起玩耍...
患者在起床、躺下、翻身等头部位置变动时,会出现短暂的眩晕感,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耳石症虽然名字中带有“石”字,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石头在耳内,而是指内耳中的耳石脱落或移位,刺激到半规管,导致眩晕的发生。
宋女士是我门诊上遇到的一个普通患者,5天前,她的身体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症状,每当躺下时,就会出现剧烈的眩晕,折磨的她连续5天都无法正常睡眠,为此她去过两家医院,医生告诉她,不碍事,带些药回家治疗就可以了,结果边吃药边眩晕,病情没有一点好转。
耳石症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种眩晕类的疾病,在临床中属于神经科,专业术语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主要症状表现是患者在晚上睡眠的时候向左、向右翻身,或者从躺下到起来,从起身到躺下这种特定的体位变化的时候,突然间诱发出来的短暂的天旋地转感。
人们常说的“耳石”其实是人的内耳里一种比芝麻粒还小的碳酸钙结晶,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与蛋白质混合在一起组成耳石膜,附在毛细胞的黏液毯上,当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颗粒脱落后,这些耳石颗粒会随着患者头位方向的移动,受重力作用发生一定的位移,这时患者就会产生一种“一动就晕,不动不晕”的感觉。
日常生活中,您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当突然转头、低头、抬头、躺下、坐起、翻身时,感觉天旋地转。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警惕,您可能是“耳石症”发作。什么是“耳石症”?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外周前庭疾病,各年龄均可发病,中老年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