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文言》曾言:积善之家,必有庆余,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里阐述的是道德从循序渐进,一点点积累,到最后量变到质变的现象,同时也是向人们发出警告,当一些小的不良现象滋生后,要及时看到并提高警惕采取相应措施,如不加以管制任其发展下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出自于《周易‧坤‧文言》,意思就是说,积累善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吉祥;积累恶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灾殃。这句话被很多名门大家作为家训,世代相传。北宋名臣梁焘,在《家庭谈训》里,就原封不动地把这两句话作为梁氏家训。
村里有句老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而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可对于这小半生都自认为并未做过恶事的王德两口子来说,似乎并不怎么灵验。因为随着这几年的发展,这个叫做王场村的小地方因靠近省道,交通相对便利,吸引了几个有钱的老板来到这里投资建厂,渐渐地,村民们的日子也好过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