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假期刚刚结束,似乎我们的钱包也跟着“过瘦”了。昨天热搜上的一条新闻让我的心情也跟着“扎心”了一番。话题关于压岁钱的讨论突然在我的眼前铺开,似乎无数的网友们正与我同感,我们这群成年人的春节并不是节日,而更像一场财务的“审判”。
发现没有?春节还没过完,出现了5个反常现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但今年的春节期间却出现了一些反常现象,让人感到困惑不已。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奇怪的现象,看看今年的春节到底发生了什么。
来源:中国知网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但是在这些节日中,人们最期待的莫过于春节了。每年春运都是全国人民的一次大返程,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春节”顾名思义,为“春天的节日”。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一年回一次的故乡,完全可以看作异域风情园。迥异城里的人情风貌,乡人自在的言谈坐卧,难道不值得玩味?过去,春节是天大的节日,人人想过;如今,不少人却觉得过春节是遭罪,甚至认为是种陋习。为啥?大体有三种原因:第一,太累;第二,无趣;第三,无聊。先说这累,确实累。
春节将至,部分年轻人却吐露心声,既盼望放假,又害怕回家,“比猪还害怕过年”“想妈但不想回家”......疲于应对各种问候、社交应酬、准备年货、发红包、回哪家过年等,仪式感越足反而越累,有人将这种过节焦虑,称之为“春节恐惧症”。
□彭恒礼春节,古称元旦、元日、元正、新年,是以辞旧迎新为主题的传统佳节。“春节”作为正式名称出现较晚,1913年袁世凯北洋政府率先在公文中用这一概念取代农历元旦,逐渐流行开来。春节习俗至迟在汉代已出现,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正月初一,人们“躬率妻孥,洁祀祖祢”。
文/王鸣镝临近春节,随着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村庄又热闹起来。鞭炮喧嚣中,积攒了近一年的各种宴席迅速成为农村生活的主旋律。记者近日深入某中部省份一个村蹲点发现,礼尚往来的宴席看似一笔平衡账,实际上家家户户都在亏。难以停下的人情往来,已成部分农村家庭沉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