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正月十四到,俗语“正月十四雨淋淋,小麦收获一堆堆”,啥意思?窗外淅淅沥沥的在下雨,春雨蛮奇怪,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不过,这对野外的庄稼地来说都是好事,因为不管是大还是小,总归都掉落在土壤中,这是“久旱逢甘露”,农民终于可以放心了,今年的夏季收获的小麦又是一个丰收之年。
由中国曲艺家协会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打造的《客从八方来》2025贺岁曲艺晚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完成录制,将于2月11日(正月十四)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戏曲频道、央视频等多平台播出。
文~十月民间把正月十四称为“临水娘娘“”日,大家有听过吗?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都到正月十四了,正月都过去一半了。在民间正月十四有哪些传统和习俗呢?临水娘娘的由来民间传说临水娘娘姓陈,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人,后来成为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四即农历正月第十四天,转眼就到了正月十四,元宵节的前一天,在古人的传统里,这一天也很多民间习俗。按照惯例,先奉上一首正月十四的一首古诗吧。《溪边月上二首其一》宋代:杨万里正月十四夜,如何月便团。似知吾辈出,头借上元看。
“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现在,人们吃的“糟羹”食材更加丰富和营养,有咸肉 、香肠 、芋头 、胡萝卜 、虾米 、红薯粉丝、豆腐干 、油泡、香菇、芥菜叶等等。
作为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等。菩萨见宋忠诚实可嘉,有感于怀,便召来闾山法主许真人到泉州洛阳江,观音菩萨化为美女立船头,许真人化为艄公立船尾,船沿江驶来,艄公喊,不论贵贱贫富美丑向船头之女掷银子,谁掷中即配谁为妻。
今天是阳历2月4日,太阳移至黄经315度,斗指东北时为立春。此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 “立春” 也。立春,俗称打春,是廿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其实,在古代中国,把现在的春节叫元旦,而把立春之日称作 “春节”。
封面新闻记者 汪仁洪农历辛丑年正月十四(公元2021年2月25日),是四川省南充市西充河流域(该市嘉陵区、顺庆区、西充县、南部县部分乡镇)民众的重要节日——“蛴蟆节”。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相关活动停办。去年农历正月十四(2020年2月7日),因同样原因蛴蟆节民俗活动也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