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2月26日电 题:“黔绣工匠”曹顶秀:巧手传承非遗韵 匠心铸就瑶绣魂作者 曾万锦在贵州黔东南州的山水深处,有一位默默坚守的瑶族女子,她以丝线为笔,以布料为纸,绣出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画卷,她就是曹顶秀。
2008年,在白花石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唐骏和其他人的努力下,白花石刻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唐骏也直言,若是没有申请成功,白花石刻很难传承至今。如今,所有的白花石刻手艺人既在使用这一张国家级非遗的名片,又在努力地传承着这一手艺。
“这是菠菜面、胡萝卜面、低盐面、儿童面,还有刚刚研制成功的灵芝面!”5月2日,聊城市临清市康庄镇的刘志超指着展示架介绍说。他是福寿长空心挂面厂的负责人,也是康庄刘氏空心挂面的第九代传承人,做挂面已经有十年时间。
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19日电 “耳朵做成了桃子的形状,寓意着长寿;鼻子上缝了一条金鱼,象征着年年有余、金玉满堂;眉毛是狮子的眉毛,更添一丝王者风范……”这些生活气息浓郁的布老虎,都是李佩奇用废弃布料一针一线手工缝制出来的。今年43岁的李佩奇是大同浑源县人。
7月4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一家非遗工坊,银匠在加工银饰。侗族银饰需经过切割、錾刻、花丝、旋转编织麻花、焊接、作色、景泰蓝等繁杂工艺。银饰产品种类繁多,有项链、项圈、头饰、胸针、手镯、戒指、耳环、银花、银梳、银冠、银簪、脚链等10余种品类。
中新网宁德1月29日电 (黄子煖)新春佳节,年味浓浓。行走在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的老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传来阵阵清脆的摔打声,带出浓郁的麦芽香味。循声而去,只见一位手艺人正熟练地将一大块金黄色的麦芽糖揉搓、拉扯,一拉一扯间,一条令人垂涎的拔糖便由此诞生。
记者 王小涵 实习生 王嘉梓 通讯员 梁晓燕 李程,山东梦艺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漆器制作工,高级技师;山东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曾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获得者”“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手造大工匠”等荣誉。
【来源:春城晚报】在昆明,有一种甜蜜的味道,它跨越了20载春秋,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人,那就是宋胜雄手工制作的寿桃。20年前,宋胜雄怀揣着对手艺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开始了他制作寿桃的旅程。彼时,寿桃作为祝寿的传统美食,市场需求旺盛。
中新网定州1月10日电 题:河北“90后”制埙手艺人:以匠心续写古埙千年传奇作者 李玉素 谌诗雨“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天有五音六律,人有五脏六腑,埙有五孔六窍,所以说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相互联系的。”在河北定州市一家工作室内,“90后”制埙手艺人胡士开拿着一枚埙讲道。
中新网上海5月19日电(记者 范宇斌)“工匠精神就是把平凡的工作干到极致、干到无可挑剔。”被称为“航空手艺人”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零件加工中心技能大师胡双钱19日在2024中华职业教育上海论坛上谈到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