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献中关于玉琮的记载,如《周礼·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祭天,以黄琮札地。"其大意是说玉璧是用来祭天,玉琮用来祭地;《公羊·定八年》:"琮,以发兵。"提及到的是玉琮关于军事方面的功能。
1986年,三星堆首次大规模发掘,举世震惊。近400件一级文物在1、2号器物坑露出真容。造型奇特的青铜纵目面具,制作精巧的青铜大神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黄金面具,惊艳世界。35年后,三星堆考古发掘再次启动,新发现6个器物坑,包含大量珍贵文物。“三星”闪耀能否再次“一醒惊天下”?
【请多关注】琮(Cóng)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明的一种礼器,距今约5100年。
新华网12月7日刊文《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多件精美玉器》(http://news.xinhuanet.com/shuhua/2015-12/08/c_128508365.htm)称发现玉环(图一)。实际上这是“玉瑗”,说明墓主应该当过皇帝,或侍奉过皇帝。
在汉字中,所有以王字为偏旁部首的汉字,都和玉石相关。《说文解字》中共收录了126个和玉相关的汉字,属于收字最多的部类之一。从汉字中,我们可以从前朝的玉石中窥见国人对于文化,和审美的深刻思考。《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玩玉时间久、玉雕题材也见得多的玉友可能会发现,现代的许多的玉雕都和一个字有关,那就是——“礼”,这要从何说起呢?在千年前的周朝,人们很推崇“礼制”,就是从王侯到平民,不论衣食住行还是婚嫁丧葬,都有严格的约束,干什么都要遵礼,礼仪也被认为能“通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