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河粉、米粉、螺蛳粉……夏季高温天气,爱嗦粉的要注意了:在这种天气里吃米粉,有可能会中毒!此类事件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大家一定要警惕这些食物中隐藏的“致命杀手”——“米酵菌酸”。其毒性强烈,无色无味,且在高温下稳定,主要影响肝脏、脑、肾等重要器官,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
冷冻超过两天的馒头会长出黄曲霉素?近日,这则消息引发广泛关注馒头冻上两天真的会长黄曲霉素吗?面食应该如何正确保存?往下看,一同了解↓什么是黄曲霉素?黄曲霉毒素是如何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是迄今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真菌毒素之一。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警报!警报!‘厨房世界’发现高危入侵者,已引发中毒事件!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你每天吃的食物,可能正在悄悄“杀死”你。听起来吓人,但这并非危言耸听。
近年来,我国已有部分省份陆续发生过多起由粿条、酸汤子、凉皮及泡发木耳等引起的“米酵菌酸”中毒死亡事件的报道。“米酵菌酸”是食物被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后产生的一种毒素,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26~28℃是该菌的最佳产毒温度),该菌可大量生长繁殖。
病从口入,好的饮食可以维持机体营养和健康,但吃错了却可能危害极大。肾脏是机体最大的代谢、排泄器官。健康状态下,肾脏可以排泄掉一些食物中的不健康或微毒成分;但肾衰竭后,很多常见但有害的食物成分无法被排泄,进而产生更为严重的毒性危害。
枸杞作为"药食同源"的代表性品种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等领域然而看起来颗粒饱满鲜艳红亮的枸杞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有着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9月2日甘肃省靖远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媒体反映该县枸杞生产加工存在违规违法问题的情况通报。
从2008年开始,三鹿毒奶粉事件轰动全国,到今天2024年,已经整整过去16年了,在这16年里时不时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这究竟是为什么?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如果连最基本吃的东西都无法保证,我们还能保证什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现过问题吧......
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健康、养生这个话题,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饮食方面。然而,一不小心健康食物就会变成致癌,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茶水→烫嘴的茶水茶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天然的养生保健饮品,尤其是喝茶还会降低患癌风险。
台湾卫生福利部门相关负责人4月29日证实今年3月台北“宝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再增1例死亡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仍有2人住院治疗中据介绍新增的死亡案例今年3月中旬用餐返家后出现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抢救过程中病情一度好转后因严重感染导致病情恶化4月29日凌晨因多重器官衰竭逝世此前报道:
今日,一条声称“浙大研究发现:冷冻馒头不能吃,冷冻超过两天会长黄曲霉素”的短视频登上多平台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和恐慌。此前,上海辟谣平台已经援引中国科协的文章进行了澄清。当时,就有粉丝询问,浙大对此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