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候,有两首歌曲,虽不似其他劲歌金曲一样红红遍大江南北,但也象当时两股潮流一般唱响街头巷尾,分别是李圣杰的 <痴心绝对>阿杜的〈他一定很爱你〉当时的商店卖场,校园广波,随身听,收音机等都快把这两首歌播泛滥了,无论你走在哪里,几乎都有他们的声音,不少人的口中也成了莫名其妙就会唱出的歌曲,当时觉得旋律还比较上口,但歌词总觉得怪怪的…
痴 情多被无情伤, 心 碎无处话凄凉绝 世情缘空叹笑, 对 错是非莫牵强这首《痴心绝对》由蔡伯南作词作曲,李圣杰演唱,是2002年专辑《痴心绝对》同名主打歌曲;这首《痴心绝对》红极一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相信这是当时大多数人对李圣杰的第一印象;当时17岁的蔡伯南通过李圣杰真实情感故
尽管随着群体范围的扩大和生存威胁的增加,的确存在着一种“道德要求的递减律”,也需要把道德律和博爱心有所区别,但从人类自身、从生存本身、也从道德律的意义和人与道德律的关系看,道德律并不会完全无效而等于零。
从1982年到今天,中国小剧场戏剧走过了40年历程,对中国当代戏剧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话剧怎么办”的发展语境,历经1989年南京首届中国小剧场戏剧节、93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暨国际研讨会、1998年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节以及2000年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演暨学术研讨会等重要的发展节点,借由戏剧艺术创作界、评论界以及观众的勠力同心,形成了今天蔚为大观的局面。
最近这段时间,两则与作家相关的消息,震动了许多人的心。一则消息未经证实,另一则有媒体的详细采访。当时很多人颇为同情这位老年丧子的作家,但直到最新的报道出炉,大家才发现:马原早知道孩子的病,却因缺乏医学常识而拒绝让孩子及时得到治疗。
执子之手白头偕老是一种理想的爱情,相爱之人,彼此情愿为对方付出,共筑爱之巢穴,显现出爱的至高境界;半路夭折分道扬镳是一种不幸的爱情,好合好算互道珍重则显出爱之教养;唯我独尊、颐指气使、为所欲为是一种自私的爱情,弱势一方以“爱”之名义选择忍让、迁就,一味地迎合对方,则是在纵容丑恶、
在外国文学领域,国内读者可以看到202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第一批中译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的最新小说《瘟疫之夜》、2020布克奖得主、苏格兰文学新人道格拉斯·斯图亚特的小说处女作《舒吉·贝恩》、日本记者清水洁继《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后又一力作《足利女童连续失踪事件》、《岛上书店》作者加·泽文备受瞩目的新作《明日传奇》,等等。
2025年已经到来。回望过去一年的国产影视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破圈”成为常态。这种“破圈”主要体现在创作思维和叙事手法上。比如大家都在拍悬疑剧,有的剧将背景设置在不知名的金三角地区,每一段故事还加上一个主题,一下子就改头换面。
影片节奏快,剧情紧凑,色彩鲜明,明明是悲剧,却有着莫名的喜感,小人物的悲哀与不幸,导演在讲故事的同时也带给人反思,影片最后,弱不禁风的女主换上皮夹克,骑着粉色小电动,眼神坚毅,旁边坐着打着吊瓶的老公,迎着夕阳,奔赴在没有尽头的公路上,那是自由啊。
“雪花与火花同时绽放”——琼瑶用她的方式告别世界,震动全球华人读者。12月4日,知名作家、编剧琼瑶被发现在家中离世,终年86岁。她笔耕不辍的强大动力究竟来自哪?小说影视双线并行交织出怎样的情感宇宙?她又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与人生经历?这些问号或许能从琼瑶生前“最后一展”中觅得线索。